如何才能做到不会担心组织(老板)随时抄掉自己


人力资源专业这个巨大的泡沫终于渐渐的破了,在昔日荣耀的光环映衬下,更加显得萧瑟。在我接触的众多企业中,大部分人力资源部及其工作人员都被边缘化,在这里,我不想分析被边缘化的原因,因为不幸的生活是差异化的,幸福的生活是由共性的,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两类无忧从业者境况。
首先,我对无忧从业者下个定义:即不会担心组织(老板)随时抄掉自己,当然这不是盲目自信,是建立在该组织工龄上的一种自我认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除非自己想离开,否则几乎没有机会跳槽。
根据上述定义,我主观认为能够称得上无忧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有两类:1、该类人员就业宽度及深度极广2、企业认为“忠诚度”高的人员
原因分析:第一类人的代表人物是神州数码的郭为,在联想的11年中换了13各岗位,实属罕见
198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管理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1989年任联想集团公关部经理
  1989年—1990年任联想集团办公室主任
  1990年—1991年任联想集团业务二部总经理
  1991年—1992年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兼业务二部总经理
  1992年—1993年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兼企划部总经理
  1993年—1994年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兼财务部总经理
  1994年—1996年任联想集团大亚湾工业投资公司总经理
  1996年—1997年任香港联想集团副总经理
  1997年—2000年任联想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 联想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  
2000—2001年任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总裁
  2001年—至今任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
 
此类人员随属万金油系列,但此油非彼油,他们的岗位调整可不是过渡,而是真正的在岗位上创造了骄人业绩,再拿郭为举例,在担任财务部总经理时,在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通过组织课题组对财务体系与业务体系不匹配状况的分析研究,郭为提出了联想沿用至今的责任会计概念。而后来成为联想最著名的宣传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亦是他在公关部经理任内的组织策划。由此可以看出,从业区间宽的人员基本都是“道”行深的人,此“道”的内涵是宏观感知,微观实施,对于问题的分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所以,专业对于他们从某种角度上看已经失去意义了。
这类人员是组织价值的真正缔造者,他们的生存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他们的无忧是智慧之花的结果。
第二类人员在专业的宽度及深度都不能与第一类相比(不是绝对的),但是被组织认为“忠诚度”极高的人,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其实很多人想被组织认为“忠诚度”高,只不过没有得逞罢了。这类人员并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价值,虽然组织不能缺少这类人,但一定不能是主流,这类人员的高密度聚集时基本都是企业遇到瓶颈,企业家对未来的发展在彷徨、迷惘中,甚至可以在对企业的诊断中加这样“无价值忠诚”一个指标,如果一个组织此类人员站到30%以上,企业政治、冗员、效率低下等问题就会出现了。
这可话题的思考是想为从业者提供一个思路,如果工作想无忧,你会选择哪种?
其实无忧本身就是种境界,只要能无忧,在不违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你愿意!
 
企业管理咨询业的领导者-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亚太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
发布者:尹宏亮 | 标签:行业分析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