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何罪之有?


  中国式教育比中国式管理更可怕。一、打小就没跟孩子们讲清楚人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文化上的。二、把学校变成行政机构,从小不是教孩子发现、创新而是把孩子变成了知识的奴隶——学什么和怎样学都得按教材,追求真理已成为奢侈品。三、从小就叫孩子们竞选班干部,溜须拍马、送礼和攀比蔚然成风,而把仁义礼智信抛到了九霄云外。四、为了把游戏产业做大,不惜牺牲孩子的前程,因此而走向犯罪道路者无数。五、进入大学便向孩子灌输资本主义的“质量决定世界”观,而不把中华道学原理当玩意儿。

  我以为,有以上五个方面,就足以把“儿时”的“接班人”变成“青时”的“药家鑫”了。或许大家还记得曾经有过一个叫“马加爵”的,现在又出了一个“药家鑫”。谁能告诉我说,马加爵和药家鑫是个案?

  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按中国的男女比例,应该有许多男人找不到对象才对,而事实上是中国的“剩男”要比“剩女”少得多。我的回答是:一、每年中国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有200万,其中有70%是青壮年男士。二、我不知道中国究竟、到底有多少劳改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中可能也有70%是青壮年男士。我看,有上述两条,就足以解释“剩男”为什么“少”而“剩女”又为什么“多”的问题了。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大学是怎么教孩子们读书的:

  在自然科学方面:一切都必须得按教材,而不管其教材中的“知识”是否还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即相对论,明明都是“半拉子”工程却把它们当成圣经来向孩子们传授。请问我们的教育专家和大学教授先生们,世界只是由“物质”或“物质质量”决定的吗?月球、地球、太阳上的南北极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月球、地球、太阳没有电场吗?

  在社会科学方面:大家知道,北京大学有一个叫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院,其中就有一些教授成天地再哪里传授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说什么“管理之所以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的艺术,是因为管理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管理人”可以不考虑人的生物学性质?可以不考虑人的价值追求?是“生物人”还是“人的价值追求”没有规律?如果都有规律,凭什么说“管理不是科学”?

  最可恶的是,这种说“管理不是科学”的说法竟然公然与“科学发展观”叫板,而这种“反科学”的思想竟然能够在我们大学的研究生院堂而皇之地传播!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有规律,管理“实践”就没有了吗?管理如果不是科学,要他们这些“教授”有什么用?还不如回家哄孩子去,哄孩子就不需要讲科学吗?

  这就是中国的大学,这就是中国的教育!怪不得耶律大学校长说中国大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