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靠管理走出困境


前段时间有报道说某地区中小型企业扎堆倒闭,又有专家站出来说新闻报道言过其实……,不管是新闻报道夸大其词,还是专家辟谣,这只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中小企业遇到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中小型企业有哪些困难呢?
不论是央行几次加息,还是提高储备金比率,结论只有一个:政府在收缩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首选的“银行贷款”不仅从程序上严格了,更重要的是要付出更多的利息……
人工成本:当银加息不但提高了企业融资,同时令大量外资热钱流入中国,将人们消费必需品的价格不断抬升,消费必需品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一线工人对工资提升的要求,这样不管企业用什么方法,最后的结果已经牺牲原有的利润去应对日益高涨的人工工资。
就业观念:当信息高速发展、产业多元化的当下,人们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希望循规蹈矩做份工作来维持家人与自己生活的七零后就业观念,今天已变成了今天找份工作积累经验,明天想方设法自行创业的“八零后”、“九零后观念”所代替。九十年代初,人们找工作看重的是工资;今天人们找工作看重的是有没有良好工作环境、有没有适合自己创业的机会。
价格限制:价格限制,中国现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均为同质产品、代工产品,中国企业家们开拓市场的手法大多采用“价格战法”这就导致了产品价格的恶性竞争,导致中国产业没有能力进行创新、没有能力保证质量、没有能做好自主品牌。
这些困难在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在没有政府有丰富市场经营与经营管理政策的指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我们的中小型企业主自行克服困难,闯出一条生路来。要创出一条生路来靠什么,不用考虑——靠管理。
管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企业管理能给我们指明发展的方向,外部环境受国际、国内经济影响,对大数企业来说是一场危机,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危机与机会并存。我们的机会在哪里?优秀职业经理人、咨询专家在与企业共同工作和学习往往会以不同的见解及独到的目光发现企业新机会,并指导企业及时把握新的机会。
内部管理规范:我们一谈到管理就想到“日本式管理”,想到管理之父“泰勒”。没错这些规范化管理在大工业时代的确做出了巨大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成就了整个大工业时代……,今天这些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受到了质疑;我们该怎么办……
看看我们的“八零后”、“九零后”工人,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独立的人格、需要创业机会……,不管我们怎样看待这新的一两代人,但未来的社会肯定会交给他们去“各领风骚”。我们的企业应该怎样管,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应该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创业环境。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与创造天赋,我们的企业应该承担培养我们未来时代主人的责任,给他们创业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应建立有企业集团化的大基础之上,而非个人小算盘。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才为企业服务,让企业成为这些人才创业的平台……,他做到一点不但企业业主要有大气度、在管理策划上也应该是大手笔。
控制成本、降低浪费,我们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管理者均来自基层,没受过专业的管理技能培训,没有敏锐的发展问题的目光、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认为企业要做好管理首先要培训好管理人才,培训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他们控制成本、减少浪费的能力。
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没有品牌、代工企业是国人切肤之痛,但没有政府的有力支持,没有足够的科研力量,没有优秀的管理团队,自主品牌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一开始我们可能没有科研队伍、没有政府支持;但是优秀的管理团队是我们的企业从日常管理细节中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人才培养造就的,要做自主品牌,先从基础管理做起。
设备更新与技改能力:设备代替人,这是智能工业时代与大工业时代的本质区别,但我们传统的管理思维和理念受人工成本低廉影响,总是收拾二手设备。认为省去了设备投入费料,确没有认真虑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能源成本……,在人工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在顾客对产品质量细节提出新要求的今天,对设恋旧是一种最大的管理误区;真正的优秀管理者应该将设备技改作为管理规划的一部分。
产品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不但在市场没有竞争能力,在价格也无话语权;优秀的企业不但在管理制度、管理团队、设备技改上下足工夫,更应该在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上下足工夫,做市场的领先者,做产业的领头羊。
中小企业,在困难面前,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靠自己不断学习管理技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走出困境。
作者:李东(佛山启维管理咨询资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