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两会之低成本住房是保持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今年已经赶超日本,确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快意之事。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城镇化,工业化,政府投资,出口,消费?MBA没学好,不知道经济发展因素的系统分类应该是怎么搞的(好像老师也没讲这个问题)。但我想,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是大家公认的,这个全球制造中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柱。现在大家又在提中国创造,我非常赞同。但我觉得,提中国创造,不应该只是关注提高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引导促使合资、外资企业把中国作为其全球的研发基地,也应该是中国创造的重要内容。
    继续保持全球制造中心的优势,并打造成为全球创造中心。美哉!(流口水了)目标太诱人!机遇和挑战共存,本人觉得有这个可能性。如此,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就有了空间。
    
    中国如何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留给经济学家写专著吧,咱不能抢人家的饭碗。有人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剩余价值理论加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精辟吧!真替恩格斯叫冤,《资本论》写得都辛苦啊!一语中的,咱就练练这个。劳动力成本是全球制造中心的必要条件和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我参加了很多个公司的年度规划会议,外企如何确定制造中心的规划?除成本无他。
    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那全球创造中心呢?我参加了很多个公司的年度规划会议,外企如何确定研发中心的规划?除成本无他(复制前文,不算剽窃),有法律限制的技术除外。我所在的美资公司,整个集团的1/3的研发人数已经转移到中国。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指我所在公司),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所向披靡,公司不断把北美、欧洲的制造中心搬迁到中国,也不断把北美、欧洲的研发中心收缩,建立和扩大中国的研发中心。
    
    但情况就在过去的34年间发生着悄悄的变化,深圳的房价从45千涨到了34万。以前公司的薪酬竞争力还可以,在深圳招个人挺方便,现在可难了。虽然工资水平估计涨了30-40%,可水涨船高,没别的公司涨得狠,特别是准备或刚在股市圈了钱的中小公司,一方面撒钱挖人,一方面产品价格跳水,那个疯狂。其实劳动者还是很痛苦的,算了算在深圳工作一辈子,也不一定能买个称心的房子,到深圳打工干嘛呢?飙升的房价使得劳动力成本急剧抬高,但劳动者其实陷入更痛苦的境地。工资水平的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所在公司的中国研发人员的人均费用相对美国本土的比率,从原来的低于1/3,到现在的接近甚至超过1/2。公司已经在考虑将中国的制造和研发转移到东南亚或南美。疯狂的房价,正在把全球制造中心和创造中心所依赖的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销蚀的一干二净!
    
    当然,打造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并不是刻意地压低劳动者工资,而是给劳动者创造一个低成本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其中的重中之中,是打造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住房供给体系,把中国的住房成本控制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位置。这必将奠定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国家竞争力,为继续保持全球制造中心和打造全球创造中心创造条件。这难道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具备的优势吗?我们失去的不过是暴富的开发商,贪污的官员,翻云覆雨的炒房团以及短期的巨额财政收入而已。
    
    我实在是看不到天价房价之后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