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那一日(6):返程
2014年8月6日。
从洛那出来,驱车向北疾驰。前面有将近一百公里,如果顺利,两个半小时之后可以到达泸西。
走了十几二十分钟,前面堵车。司机下去看了看,回来说,前面两辆大卡车相撞,全面疏通可能要到第二天早上三四点钟。不多一会儿,小弟弟打来电话,说要我们返回,小杨带我们走另外一条路离开。
返回洛那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小杨带着两个兄弟,在前面开车带路。汽车在大山中穿行,上上下下,左闯右突。路面还算平整,只是狭窄了一些。一路上没有碰到一辆对头车,也没有一辆车超越过我们。看来这是一条很少有车走的公路,也许是修建铁路的专线。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远处市镇的样子,在一个加油站停下。小杨过来告诉我们,已经到了锁龙寺,前面就可以上高速公路。这时我们才知道,从洛那出来,我们向西南方向走了六七十公里了。
在高速上又跑了六七十公里,到了弥勒。出高速路口的时候,看到小杨从后面跑过来打招呼。他说,他们回去的时候,刚才走的那条路被封闭了。当晚他们准备住到弥勒,正好他那几天在弥勒有事。原来小杨正在弥勒做事,因为听说我们回来,又听说我们很快就要离开,才专门请我们到他们家乡玩,并专门从弥勒回来接待我们的。
我很有些感动。
这次回家,有过两次出行,一次是跟随大弟弟的徒步团,一次就是这次到小弟弟的朋友家。大弟弟是体制内的小干部,他过的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我参加他们的活动,一样地AA。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简单而方便。一场交易一次结算,谁也不欠谁的。这是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财务关系的有效方式。
小弟弟和他的朋友们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小弟弟是个有着江湖色彩的人物。重朋友,讲义气,是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交朋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朋友往来中,他们的家庭也被这种关系所渗透。这种生活方式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很低效的方式,因为它将个体之间的简单关系纳入到复杂的人际网络中。在这种关系中,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会很复杂。比如,人情的来往就要无谓地耗费很多精力。但是, 在传统观念的接受者看来,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往来才是人际关系的实质所在,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正是在这种关系中,个体才能完成人的存在价值。一个人没有朋友分担痛苦和分享快乐,那将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绝望。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碰到过小杨那样豪爽、真诚、好客的朋友了。可是,我毕竟生活在现代环境中。小杨的真诚和好客让我感动,于是我想到要回报他。可是我能怎样回报他呢?当雨燕拿出一叠钱给他的小儿子作见面礼的时候,我自己明白这种做法在这种环境中并不合适。小杨怔怔地看着我,有些尴尬,有些不解。也许就在那一刻,他在心里无法认同我这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