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净布施的非利他性


不净布施的非利他性
喻建国
佛教有说不净布施的,实际就是在施舍中的非利他现象。布施常以施舍财物见之,而不净布施也就是非利他性施舍财物。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舍财物;为投桃报李礼尚往来而投送财物;显示财大气粗,大摆阔气的财物投送;为满足自身欲求投送财物;往火中或往水中投送财物;为拉关系而投送财物;为防黑道抢掠投送财物;投放毒品或其他不正当物品;投放枪械刀具等具有破坏性的物品;为求报答而收养孤儿;为了一己的名利而投放财物;为了捧场而投放财物;为转移财物而投放财物;为转移灾祸而投放财物等,均属不净布施。
个体经常想到他人的需要,并且经常会为他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个体还会在这种努力中丝毫不盼回报地自己倍感快乐,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利他。操持利他的个体经常会对非本体的他体自然地投入关注与爱护,并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伴生着快乐的感受。
不净布施在行为产生的全过程中,从来就没有想到为他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整个给予别人财物的过程中,心里面想到的全是自己的利益,自己要想达到的目的,整个施舍的过程是为一己私利所做出的努力,与利他风马牛不相干。佛教在为别人投放财物的“善举”中析出不净布施,并且将其推到非善的边缘,这确实是非常高明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非利他性施舍财物,也就是为一己私利服务的施舍财物,实际上这种施舍是一种投资,是一种牟利的手段,或者是一种经营策略。广告赠予实际上就队列非利他性施舍财物中。在当今世界五花八门的财物施舍中,人们应当睁大眼睛细细分辨施舍的善伪,是利他性施舍财物还是非利他性施舍财物,千万不要被有些伪装得十分巧妙的不净布施所迷惑和蒙蔽,特别可怕的是让自己成为不净布施擦去不净的吹鼓手,甚至成为不净布施巧妙伪装的一块遮羞布。
见到不净布施,我们应当善于明晰,清楚地看出布施中的非利他性,应该运用自己的作用轻轻地揭去不净布施巧妙的伪装或者撕开不净布施的某些遮羞布,还不净布施的真面目,让其非利他性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真善就是真善,伪善就是伪善,不能让真假混淆,黑白不分。
广大群众善于明辨布施的真伪有利于社会对布施的真善宣扬,布施的真善宣扬是应该赞赏的,它是对善的歌颂,有利于善的弘扬,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发扬,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是如果被伪善混迹其中,让不净布施巧得渔利,这就会让社会受到欺骗,这就会打压社会的正能量,让很多人对布施寒心,不也就对真正的布施进行打击吗。
为扬真善,必压伪善;为弘扬布施,需彻底揭露不净布施的非利他性。善者为之,人人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