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日(12):“扒口”和“堵口”


 河南四日(12):“扒口”和“堵口”

2019-7-7

昨天参观繁塔之后,乘坐城际公交到郑州,住到老党家附近。

今天是七七卢沟桥事件八十二周年,老党要带我去参观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景区,那就是花园口。19385月,日军攻占徐州,一步步南下西进。193867日到9日,为了迟滞日军进程,蒋介石命令在黄河岸边花园村附近扒口,试图以泛滥的黄河水阻挡气势汹汹的日军。

最先用炮弹炸开黄河大堤数米,最后扩展到一千四百多米。黄河的溃堤造成河南、安徽、江苏44个县被淹,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亡。受害最严重的河南,21个县受灾,900多万亩耕地被淹,47万人死亡。泛滥的黄河水对阻滞日军的作用有限,这一年的十月,日军占领武汉。

在国力极端贫弱,可动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用于抗击外敌的手段实在有限。病急乱投医。混乱无序之中,一些非常手段可能被采用。成功与失败有运气的成分,成为英雄还是成为狗熊往往不是决策者可以左右的。在这个意义上,“扒口”可以得到理解。

在原先“扒口”的地方,竖起一座“一九三八年扒口处”的纪念碑。黑色大理石的底座和碑体,金色大字的碑文。两侧刻有记录黄河“扒口”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的文字。这样一个纪念碑,是在纪念一场壮举还是一场灾难,是在颂扬一项功绩还是谴责一段罪恶,实在无法确定。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扒口”的决策和实施者在政治上已经失败。

继续往前走,来到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广场的南侧,是一面一百米长,四米多高的浮雕墙,记录花园口扒口,洪水泛滥,土地被淹,村庄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以及后来国共之间为堵口进行协商和斗争的场景。整个浮雕群气势恢宏,摄人心魄。

堵口即将扒开的缺口堵起来,让黄河水回到故道。1946年,日本鬼子已经被赶出中国。蒋介石提出堵口的主张。因为解放军有大批部队驻扎在黄河故道上,因此蒋的这一主张被认为是企图再次利用黄河水消灭敌人的阴谋。经过反复协商,不断抗争,共产党从国家大局出发,同意堵口。

浮雕墙的东西两端分别有一座六角亭,内置一块石碑。西侧的石碑是当年国民党政府所立,记述当初黄河扒口的背景,经过,影响;东侧的石碑是后来共产党政府所立,记述扒口之外,还记述了因为堵口问题与国民党的斗争。

天气实在闷热,我们在西侧六角亭下坐下,吃点零食权充午餐,同时无边无际讨论一番历史和时政。说了半天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坏话,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转移阵地,到东侧的六角亭坐下,继续讨论历史和时政。说着说着,还是说到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坏话。

接着歌颂一番共产党和毛主席,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然后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