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国涌

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叶公超:“水木清华地,文章新月篇”


                   叶公超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叶公超传》结束语

傅国涌

 

             【按:此文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叶公超传》结束语,出版时有删节,这是原文。今天知道叶公超的人不多了,这位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教授,后...

Read more

转帖上海律师李天天:“喝茶”经历


转帖上海律师李天天:“喝茶”经历
 2011-02-08  
   
今天又被国宝弄去谈了半天话,因为在网上写东西要为埃及人民的胜利庆祝,国宝认为你这不是指桑骂槐吗?人家胜利与你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律师所拉我到会议室谈话,我说我不认识你们,打110,110警察带我去派出所,随后国宝还是来派出所逼我把话谈了,我忘了派出所是他们的天下,他们互相帮助的。

警察说了,再这样写东西我们会去找你家人的,你男朋友会没有工作的。你不让我们安稳吃饭,我们就让你没有饭吃,别给我们讲理讲法,这是共产党的天下。真是厉害呀。  
在律师所,他们拉我,想抢...

Read more

转帖余英时: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转帖: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余英时

在一OOO年的前一两年,欧洲正处于基督教思想深入人心的时期,那时欧洲人心惶惶,都以为世界末日将至,因为当时盛传一OOO是“最后审判”的日子。现在二OOO年离我们只有十年了,许多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却都对二十一世纪的降临抱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这一对照是十分有趣的。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在报章杂志上看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样自我恭维之辞。这句话的来源大概是六十年代汤因比和日本思想家的对话。那时西方的危机重重,汤因比因此对于亚洲文化有所向往,自是人之常情。但时至今日,亚洲只有一个日本在经济上赢得了“世界第一”的称号。中国则由于真相毕现而使汤...

Read more

任鸿隽批判党化教育


任鸿隽批判党化教育

傅国涌

 

    任鸿隽是20世纪前半叶科学救国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重要发起人,称他是科学社的灵魂人物并不过分,在主持中华文化基金会期间,他对推动科学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和同时代的科学同道者一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撒播了现代科学的种子,其贡献之大应该得到科学史的公正评价。他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曾担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对高等教育有许多独到的见识。他和胡适同时在美国留学,有长期深厚的友谊,他和陈衡哲结婚后,他们夫妇和胡适的交往一直没有中断过,在胡适这个自由主义朋友圈中,他们都是重要的成员。《独...

Read more

胡适何曾被国民党逮捕过?


胡适何曾被国民党逮捕过?

 

傅国涌

 

 

    如果没有其他相关可参证的史料,回忆录有时是靠不住的,不能无条件地相信一家之言。读政治人物、新闻记者的回忆录尤其要小心谨慎,甚至要认真辨识。自1926年起,《纽约时报》记者哈雷特•阿班驻中国十五年,经历过那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他的回忆录诚然是有价值的,但我们如果将他的回忆当作信史,恐怕就会上当。不说别的,其中一个明显的史实错误,一眼就可以发现,称胡适于1929年夏天曾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四天后无条件释放。书中是这么表述的:

    ……...

Read more

到寨桥去看望钱云会的父亲


                                钱顺南:一个中国的父亲

【傅国涌按:春节回故乡之便,顺道去寨桥村看望钱云会82岁的老父亲。儿子的突然惨死,让这位老人悲痛欲绝,但是他很坚强,不仅走起路来步履稳健,而且思路清晰。他的身后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Read more

祝各位朋友春节快乐,愿上帝祝福你们。


这个冬天特别寒冷

傅国涌

【按:我相信雪被下依然有春天的萌芽。谨以此文祝福各位朋友春节快乐,愿天上的神祝福你们。虽然这个冬天如此寒冷,但我们依然相信万物都有定时,冬天有时,春天有时,栽种有时,收割有时,动刀的必死在倒下,作假的必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作恶的必受惩罚,只是时候未到,这都是万有的上帝所定的。上帝在中国有美好的应许,他必眷顾这块土地,得着这块土地,时候已经不远了,因为钟声已敲响,只要你的心静下来去聆听。】

 

这个冬天特别寒冷,此刻窗外又在下雪,我们楼下的水池结冰已有多日,更冷的是千千万万良知尚存的普通人的心,为自己,也为这块土地,钱云会之死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

Read more

那些旧报纸的标题依然能打动人心



我在图书馆拍下的二十多年前《世界经济导报》,“我们需要一个自由地讲真话的环境”,今天见了这样的标题,依然熟悉而陌生。




二十多年前,许良英先生在深圳《蛇口通讯报》发表的文章依然掷地有声,小报不小,看能发表什么样的文章。如今,他已91岁高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