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些学者在叫嚣中国文论“失语”,他们这样判断的时候,其判断的角度与标准不是中国文论是否还在生产着,是否还有文艺学工作者在从事自己的文论研究,而是它是否是“中国的”。这表明他们一直是在代表“中国”说话。他们的论述单位不是个人,而是民族-国家。
这样的论述模式看似气势恢宏,道德感和正义感咄咄逼人,其实却违反了知识生产,乃至广义的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这就是知识生产的个人维度,导致个性的丧失。
中国文论是由无数个别的文论家文论组成的,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当然,这些差异中也不乏共性,但是这个共性是在自由地生产出来的个人知识成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特别设计出来的。一个人其实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