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朋友 兔年吉祥 万事如意
春节外出度假,初四返回
作者文章归档:谭汝为
兔子凭嘛入选十二生肖?
作者:吴裕成 原题《兔入选十二生肖》来源:《今晚报》 2011-01-31
生肖阵容十二员,六畜全部入选,它们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自然容易处于遴选十二生肖的视线之内。兔不在六畜之中,靠什么跻身十二生肖?从动物特征的角度看,兔不具备虎的凶猛、蛇的可怕,因此难说它会像虎或蛇那样,给人带来强刺激;兔属小动物,它的“能量”——即便讲破坏力,又比不上更小的鼠;兔的体貌平平,要论给人留印象,怕是...
“贴倒酉”民俗诠释
谭汝为
天津春节民谚:“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合家欢乐守一宿。”
所谓“贴倒酉”,就是“新桃换旧符”,以迎候“五福临门”——把福、禄、寿、喜、财和春天一起引进家门。在农历除夕之前的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贴福字、春联、窗花、吊钱、年画、剪纸等,来迎接春节的到来。
“倒酉”这个术语,表达以下民俗文化含义:首先,“酉”是地支的第十位。“酉”属金,“倒酉”就是“金到”的意思,与上句“白面发”的“发”都是发财之义。其次...
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
和在高校任教的好友聊天,谈到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第一羡慕,第二感慨。
近百年来,中国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革,大学精神就在这大背景中形成并发展演变。1949年之前,大学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沿,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那时的大学精神,崇高、健康、独立、自由。
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先辈阐述醍醐灌顶,教育界内尽人皆知:
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应“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清华大学...
清朝灭亡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孔祥吉 来源:博览群书 2010-11-7
清王朝皇冠落地快一百年了。笔者把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与人物的真实面貌,据两国的原始档案予以勾画揭示,看看这段历史,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同治七年(1868年)开始,两国的起跑点大体相同,都是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也同是西方列强侵凌掠夺的对象。可四五十年之后,结果大出人们意外。日本由一个受人侵凌的弱国,变为一个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侵凌别国的强国。而紫禁城里,却又一次上演了一幕孤儿寡母“垂泪对宫娥”的历史悲剧。原因...
谈“隐性世袭”
(本文源自网文,进行删改重写而成。)
财富和权力的直接转移,称为“世袭”,例如那个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邻国。但我们的“隐性世袭”,俨然披上一层貌似合理的柔曼轻纱。这种“隐性世袭”其实...
津门再无世瑜老——悼李世瑜先生
作者:穆森
来源:学术批评网
世瑜老,走了。这些日子,几次提笔,都是写写、停停,终不能成篇。
我的书桌上,至今摆放着《天津记忆·穿月斋社会历史学辑稿》。书是打开着,往事历历在目。今年5月31日,我们成功举办“李世瑜社会历史学学术讨论会”,那天他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大概一周多后,世瑜老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事求我帮忙,希望方便时来家一趟。待我来到新闻里,他拿出一本《中国俗文学学会通讯》,上面的一篇征稿启事被他用红笔圈点了很多处。“我想求你...
火烧圆明园的真实起因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50周年之际,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应邀为人民日报《文史参考》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文章《圆明园:苦难来自封闭与落后》,反思历史文明问题。
袁伟时说,为什么圆明园会有三天大火?英法联军进兵到北京附近,蒙古的僧格林沁亲王率兵和他们打,结果打败了。北京当时要求谈判,英法联军派出大约40人去谈判,达成和平解决协议。这个时候,僧格林沁亲王却把参与谈判的英法两国的人扣留起来。这就是涉及文明的问题,怎么可以扣留谈判人员呢?战火就再度燃起,但僧格林沁亲王的军队依然是不堪一击,不得不再度求和。接受协议以后,英法联军要求交换扣留人...
人生·人格·人心
胡启立
《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
岁月如水,逝者如斯。转眼间,耀邦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一年了。
二十一年,二十一个春夏秋冬,我们经常不由自主地想起耀邦,经常情不自禁地谈起耀邦。
二十一年,二十一番花开花落,我们仍清晰地感到,耀邦从来就没离开我们,他依然鲜活地生活在我们中间,无时无刻不和我们在一起,共忧患,同凉热。
二十一年,世事沧桑,变化之大,让人有如隔世之感;但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流淌着的,是人们对耀邦的不尽思念,是对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