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东升

重庆皇华集团董事、重庆皇华种业监事、重庆忠商股份董事、重庆忠商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十二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十二: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时,收编了一些曾在旧军阀部队当过兵的兵痞进入了革命队伍。因为那些人身上有很多恶习,如抽大烟、逛妓院等,和新型革命队伍形像格格不入,因此有人建议把他们驱出革命队伍。但毛泽东没有那样做,而是利用兵痞抽大烟的爱好,派他到镇上的大烟馆里抽大烟,借机向在烟馆里抽烟的国民党下级军官或士兵打听敌人的动向。因为信息准确,及时了解了敌人的行动计划,因而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朝斌派人和翠竹厂的人打牌、喝酒的方法和毛泽东的做法异曲同工。通过牌桌和酒桌,很轻松就打听到了在正规场合下无法打听到的东西。朝斌这个故事提醒了企业老板们,要注意发现、发挥每个员工...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十一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十一
俗话说得好,人做事,天在看。企业知道了这一点,就要时刻建立企业或产品品牌的好感度。建立好感度的前提是引发公众对企业产生好的品牌联想?企业的每一个行动和举措,每一句广告语,甚至企业主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时刻在向社会、向市场昭示着企业的品格。每一个举措都在给社会、给公众传递着信息,这些信息会激发人们对企业产生不同的想像。善举带来的自然是正向联想、美好联想;恶举带来肯定招来公众的唾骂和抛弃!朝斌对员工的一系列善举,就是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公众对他的美好联想。有了好的联想,自然会给他提供好的资源和机会。所以,企业的所作所为,一定要注重...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十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十:
  人常说一个词:胆识!我认为应该倒过来讲——“识胆”,即先有认识,才有胆量!朝斌在参加竞拍前,已经对当地市场进行过认真调研和深入分析,对当地的烟花爆竹销售市场进行了冷静地估算,他看到了一个年消费烟花爆竹过百万元的县级市场。所以,他就敢以30万的报价搞定。此事证明一个道理:了解是决策的根本动力!也再次阐明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欲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场,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要充分了解当地的人口、文化、经济发展状况、当地人的购买力和消费偏好等因素,继而再估算单位时间内的市场容量,有了市场容量,再计算综合成本,...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九


 
  朝斌之所以能博得XX省XX县乡镇企业局,乃至XX县领导的好感,以至于他还未去投资,就得到了公安局提供的独享政策。这和他头顶8家炮筒厂负责人头衔、对鞭炮行业熟悉等原因,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他为考察干部家属备礼品的小细节更是功不可没,虽然花钱很少。他这个举动给各类业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营销的角度看,朝斌在拓展业务时很会找意见领袖,很会整合关键人为我所用。因为他知道,那些县、局领导们平时很忙,没时间照顾家里,对家人多少都有点愧疚,他们需要给家人心灵上的抚慰,而朝斌就帮助他们实现了这点小小的愿望。还有...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八


  朝斌在广西运用最成功的一个策略就是借力!先是创新合作模式,借8家炮筒厂的力,提高个人在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后是借张二军的力,把被赵长波扣留的16台设备顺利讨回。值得我们思索的是,他凭什么借,他拿什么做的抵押呢?销售力、销售力,除了销售力还是他的销售力!朝斌早期之所以能牵着8家炮筒厂的鼻子走,就是他手里有一把无敌天下的销售利剑。所以,培养销售力是一个企业应下的长功夫、细功夫、实功夫。对企业来讲,占有其它资源再多再好,若没有强大的销售力一切都无从谈起。反过来看那8家炮筒厂,也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地方。他们早期为了扩大销量,接...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七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七:
名片在商务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司空见惯。但是很遗憾,很多人不会用名片,甚至没搞懂名片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对商务人士来讲,名片除了告诉别人自己的联系方式外,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销售自己。但是如何通过名片销售自己,其中就大有学问。能否通过名片成功销售自己,不完全取决于名片设计得有多花哨,也不在于上面印的头衔有多少,更不在于用什么材质去印制,而是在于你能给看名片的人带来什么?朝斌那句生产不出来替你生产,销售不出去替你销售,就是一下子揪住了众多鞭炮老板的心,把自己成功推销给对方。这句话完全抓住了说给谁,...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六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六:
唐朝诗人杜荀鹤在其诗作《泾溪》中写到: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大意是,越是在危险的地方,人们因怕出事,自然一个比一个谨慎;而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人们则容易麻痹大意,反而容易出事。旨在提醒人们,越在顺境时越要小心,不能因“”而放松警惕。要知道,在危险地带谨慎从事是本能,而在安全地带仍能不骄不躁,则是智慧。
现在看来,黄朝斌在贵州龙里突遭的那场横祸并不全是坏事。因为,那场车祸敦促他学会了“得意不忘形,顺境更谨慎”。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受点挫折和磨难也不见得是坏事,...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五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五
有人说,上帝对人是公平的,她提供给人们的机遇是均等的。对于一个人来讲,能否抓住机遇,主要取决于三点:一看识机遇的能力;二看抓机遇的欲望;三看抓机遇的策略。而朝斌,这三点他全做到了。他不仅善识机遇,还善抓机遇,而且还很执着,一旦发现机遇绝不放过,更不会因眼前的一点小利益放弃未来的大发展。朝斌是怎么发现机卷炮筒的?就是参加了成都订货会,由此可见,企业经常参加行业活动,经常和同行交流,是多么的重要。还有,同样发现了机会,也看清了前景,但是不立刻行动也是无用的。所以,对创业者来讲,发现机会就好比狼发现猎物,发现后,一定要像狼那对猎物那样,盯住、跟踪、追击、扑上去、咬...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四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四
朝斌在四川金鹅烟花厂的经历,更多是对现代职业经理人的启示。他之所以被器重,不外乎几个原因:一是对行业了解透彻,二是拥有独门绝技,三是能替企业省钱。了解行业,是因为他之前作了深入调研;独门绝技是他立足专业,长期摸索的结果;替企业省钱,则是高尚人格的体现。说其高尚,是因为他在享受企业提供的优厚待遇时,时刻不忘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在取得企业充分信任,获取企业高度受权,同时又少有监督力量时,还能做到洁身自好,时刻以一颗忠诚的心对待企业。还有,从这段书中可以发现,金鹅厂是让朝斌从鞭炮作坊主向规模化鞭炮厂经营者转变的平台,他通过参与金鹅厂的全面管理,真正看清了民间鞭炮作坊...

Read more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三


《黄朝斌的故事人生》点评三
朝斌跟着徒弟姜小平到隆昌闯荡未果,再次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要轻易走出自己熟悉的专业或领域。朝斌做鞭炮生意时,也曾巧妙地利用过地域差和信息不对称,靠善意的谎言做成了很多生意。但是,当他当货运业务员时,为什么就不敢说那些善意的谎言了呢?主要是他对货运行业缺乏了解,没有把谎言变现实的底气。当一个人缺乏自信时,肯定不会有动力。没有做事的动力,就不能激发出好的思维和方法!
还有,一个人想发现别人的缺点很容易,但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很难,这也是多数人的悲剧所在。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不知道自己几分几两,不知道自己该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