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为应对标准普尔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下调所带来的压力,意大利准备着手改革,提振经济。在标普调低法国两大银行评级之后,惠誉再次警告或将直接下调欧洲银行评级。欧洲银行的风险也开始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影响。据悉,多家国有银行已经紧急叫停与欧洲部分银行的外汇掉期交易或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
近日,罗伯特·蒙代尔说欧元区的问题是“只有债务危机,没有货币危机”。坦率地说,确实如此,欧元区问题是主权的问题。欧元机制要顺畅运行,必须淡化主权的概念。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之所以发生,其根源恰恰是欧洲一体化的不彻底。
不过,欧洲的银行目前的确面临很...
作者文章归档:刘煜辉

投资减速为货币政策松绑
美欧债务危机不断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深受其害。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减速态势愈加明显,通胀却依然居高不下。在此情况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继续紧缩,还是像土耳其、巴西那样转向适度宽松?恐怕仍是两难问题。
若做一个高度精炼简化的中国经济分析,最具有先行指标特征的观察方向无疑是投资,特别是公共投资。当下中国宏观政策的核心是财政,不是货币。货币实际是从属财政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货币创生主体是各类政府经济活动的扩张,所以关键是财政扩张态势是否有所收敛,货币和通胀压力才会实质性减轻。
关于中国投资先行指标目前呈现出来的几个证据如下:
第一,宏观决...
投资减速通胀下行在望
【编者按】 市场预期即将公布的8月CPI数据可能下行,在当前内、外需双减速的情况下,通胀拐点有望出现,经济将实现“软着陆”。不过,CPI见顶回落未必意味着股市触底反弹,货币紧缩的惯性效应或继续影响市场。
中国经济正朝着正确的调控方向发展,但结构上还需要做出调整。
“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投资减速 通胀下行在望
市场预期即将公布的8月CPI数据可能下行,在当前内、外需双减速的情况下,通胀拐点有望出现,经济将实现“软着陆”。不过,CPI见顶回落未必意味着股市触底反弹,货币紧缩的惯性效应或继续影响市场。
中国经济正朝着正确的调控方向发展,但结构上还需要做出调整。
“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用三个“最严格”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7·23事件”后,中国高...
欧美经济不会陷入二次衰退
过去几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市场对欧洲银行融资能力的担忧,并对美国债务上限和标普调降其主权评级,以及经济复苏前景的看法趋于负面,最终引发避险情绪集中爆发。
欧洲银行业目前确实面临很大麻烦。一是欧洲银行危机后的杠杆率普遍高于美国,没有像美国那样由联储大量购买和转移;二是公共债务与银行之间形成负反馈循环,西欧的银行体系累积了南欧国家4万亿美元的债权。每次评级下调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银行资本金面临收缩,银行融资与政府债务相互竞争致使利率上升,又进一步打击脆弱的银行资本,需要更多资本金补充,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持续升级。
更深层面上,金融市场波动与经济负反馈循环也被打通。银行...
人民币自由浮动只是止痛药
到今天,诸公应该看清楚了,人民币自由浮动其实也就是止痛和退烧之类的药,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是升值促结构平衡,还是结构平衡去升值之“势”,中国的经济学家一直没想明白,政府或许想明白了,但没法去做。
标普调降美债评级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势凌厉,很快破掉6.4大关。在美元指数相对坚挺的情况下,人民币如此升值,其政策的主动性值得关注。
接连受到美国调高债务上限和信用降级事件的冲击,中国央行承受了巨大压力。3.2万亿美元的巨量储备,考虑到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只要中国的储备是以官方储备形式存在,谁管都一样,不会有实质性比现在更好的结果。所以,中国要么彻底...
人民币升值如何能当万能全方
到今天,诸公应该看清楚了,人民币自由浮动其实也就是止痛和退烧之类的药,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是升值促结构平衡,还是结构平衡去升值之“势”,中国的经济学家一直没想明白,政府或许想明白了,但没法去做。
标普调降美债评级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势凌厉,很快破掉6.4大关。在美元指数相对坚挺的情况下,人民币如此升值,其政策的主动性值得关注。
接连受到美国调高债务上限和信用降级事件的冲击,中国央行承受了巨大压力。3.2万亿美元的巨量储备,考虑到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只要中国的储备是以官方储备形式存在,谁管都一样,不会有实质性比现在更好的结果。所以,中国要么彻底...
缓解升值压力须约束投资扩张
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事件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势凌厉,很快破掉6.4大关。在美元指数相对坚挺的情况下,人民币如此升值,其政策的主动性值得关注。
接连受到美国国债上限和信用降级事件的冲击,中国央行显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3.2万亿美元的巨量储备,考虑到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只要中国的储备是以官方储备形式存在,就不会有实质性比现在更好的结果。
中国要么彻底突破官方储备的外汇管理体制,将外汇分散到需要外汇的私人部门手中,要么考虑如何遏制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当然将外汇分散到私人部门,等于实质性放开了资本项管制,意味着企业和居民可以自由将人民币资产转换成外币进行全...
财政扩张与货币紧缩注定难兼容
最近市场有点烦,美债台风、股市豪雨、通胀高温,形成了经济的异常天气。资本市场的大跌也许只是情绪的宣泄,而应对经济可能的失速与失序则不可情绪化。
中国总想利用公共投资平滑经济下行的风险,宏观政策只能在夹缝中求解。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收缩的货币政策在政府主导货币创生的经济体中,注定是不兼容的。
周其仁语:中国的货币供给是在两个圈上跳舞。我来演绎一下:一个圈可称之为外生圈,即央行向商业银行吞吐基础货币;另一个圈可称内生圈,即政府主导的信贷扩张。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强有力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不要简单把土地出让视为地方政府的收入,因为从全社会的角度看...
经济与投资断奶股票牛市才会来
国际上“唱空”和“做空”中国的声浪日盛,对冲基金们开始押宝于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经济 “硬着陆”的预期。“硬着陆”这个事件未必会发生,但是,只要中国经济中种种不安的因素不断发酵,就足以引起金融市场的情绪波动而使对冲基金大获其利。
的确,历史上主要国家中还没有哪个经济体每年将一半左右的GDP用于资本形成 (投资),中国是个例外。按照今天中国庞大的公共投资计划,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学家的逻辑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银行的坏账、政府的债务和大面积的产能过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