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文荣

文荣,今目标软件创始人兼CEO。多年来系统研读了德鲁克管理系列著作,并在其一手缔造的今目标软件中,将德鲁克管理精髓,尤其是著名的目标管理思想成功融入其中,打造今目标成为目标管理软件第一品牌!在业界被誉为“德鲁克的IT追随者”。微博交流:t.sina.com.cn/goodyao

有分工、无合作的大企业病


  前几天看到一则微博。国内一家大公司,有项目需要两个异地团队合作完成。期间,甲地团队提出一个新需求,乙地实施团队推三阻四。远程会议开了好几次,结论都是乙地团队资源不足,需要各位兄弟姐妹耐心等待云云。甲地团队着急了,不知从那找来一位工程师,15分钟之内解决了问题。甲地团队事后忍不住发邮件感叹了一回,可想而知,乙地兄弟姐妹不乐意了。乙地负责人认为自己不光是感情被伤害,甲地这种不地道的做法本身也犯规越权了。

  微博描述的事情很常见,典型的有分工、无合作的大企业病。大集团下面不同的分公司、公司下面不同的部门、部门下面不同的员工,只要有分工,类似的抵牾就少不了。坊间流传一...

Read more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个特点


    世人渴望成功,管理者渴望卓有成效,这是成功学长盛不衰的根本,也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能够持续畅销的原因所在。


    成功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偶然中有必然,还是必然中有偶然。这个问题一旦上升到哲学高度,绕来绕去几个回合,基本上就成一笔糊涂账了。追求成功背后的奥秘,很像是盲人摸象。成功是一头大象,我们就是那些摸来摸去的盲人:摸到大象屁屁的,说成功靠性感,领袖魅力不可或缺;摸到大象粗腿的,说成功靠坚持,执着前行总能到达终点;摸到大象肥耳的,说成功靠倾听,像刘备那样就能得天下;摸到大象白牙的,说成功靠拼杀,捅死所有对...

Read more

企业创新系列之:败中求变


  现实中的企业,天天都在面对失败。战略、经营、管理、人才等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很少有企业是突然死去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失败,累计在一起,慢慢把企业推向深渊。最受人关注的,往往是压垮企业的最后那根稻草,而之前让企业苦不堪言的困惑和重负,常常被忽视掉了。

  有的企业都身陷失败结成的大网之中,对失败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结局。德鲁克将企业的失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情理之中,一类是意料之外。

  德鲁克认为情理之中的失败,本质上是一种错误,是贪婪、愚昧、盲目追求,或是执行不力的结果。比如曾经的同行已经建立起了民族品牌,而自己还几十年如一日地高仿世界名牌。工作未必轻松,...

Read more

书不在厚、事不在新


  几年前,偶尔在朋友书桌上看到《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第一感觉,这老头是典型的标题党啊,薄薄两百页的小书,也敢预测一个世纪的挑战,还是针对谁也搞不清楚的管理问题。这些年断断续续读过德鲁克近30本著作,收获最大的,还是两本小书,《21世纪的管理挑战》就是其中之一。

  坦率说,如果谁想从德鲁克那里获得管理问题的最终解答,多半会失望而归,德鲁克似乎也不太擅长构建一个完整庞大的思想体系。最让人心动的,反而是散落在字里行间的真知灼见。读德鲁克,常常想起那句话,“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涧想也”。书中看似细微随意的一段话,默然读过,就像夏天闷热之时,一滴冰...

Read more

“无价”的美妙——阅《无价》有感


    有的商品因为天价,而让人望而却步;有的商品因为低廉,让人犹豫不决,更有的商品因为免费,而让人疯狂。价格,挑战着我们的荷包,更挑战着我们的心理。

    “威廉·庞德斯通告诉我们答案:价格只是一场集体幻觉。在心理学实验里,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公平价格’,反而受到无意识、不理性、政治等不正确因素的强烈影响。营销专家们很快就把这些发现应用了起来。‘价格顾问’建议零售商怎样说服顾客多付钱或少付钱,谈判教练也提供类似的建议帮商务人士谈成交易。全新的价格...

Read more

简单创造价值


    企业要活下去,必须有钱赚。要赚钱,就必须为顾客创造价值。先对他人有价值,自己才能获取价值。对他人价值越大,自己获取的价值越多。商业背后的逻辑,本来就这么简单,也应该这么简单。

    道理似乎很简单,赚钱却越来越困难,问题在哪里呢。一来想赚钱的人太多,竞争异常激烈。用流行语来说,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身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很容易。自己当成宝贝的创意,很可能已经有500个团队在实施了。没有捷径的时候,大家只能苦哈哈地拼命了。

    赚钱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一路上风景无限,面临的选择...

Read more

管理是“行”而不是“知”


     德国思想家黑格尔有一句拗口的格言:通常众所周知的事情正因为是众所周知而不为人所知。他的意思是说,许多事正因为人们太过习以为常,以至于反倒从未深究过。这正如我们常谈的管理问题,尽管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尽管我们看了若干管理学大作,但我们仍然很难说清它是什么,什么样的管理是好的。就是评价一个人,不可能用简单的好人和坏人来分界。

      黑格尔提出了五项管理者的基本职责“设定目标、组织、激励与沟通、衡量、人员发展”。这五项可以说涉及到了企业正常运营方方面面的问题。看似不多的五条,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工作内容...

Read more

只有与众不同才能生存


  帅哥美女一亮相,吸引眼球无数。在聚光灯的眩晕之下,人们津津乐道明星的绯闻,很容易原谅他们的劣迹。换成一个平庸之辈,如果有类似的不良行为,早被唾沫淹死了。不服不行啊,谁让明星们长得那么美、或者那么丑呢。一俊遮百丑,一丑盖百俊。无论美丑,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做人要与众不同才能爽快,做企业要与众不同才能生存。特劳特在他的营销经典《与众不同》中感叹,在这个没有怜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上,“做得更好”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与众不同”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之道。从《定位》,到《新定位》,到《重新定位》,营销的关键,都是在探讨如何才能让企...

Read more

企业管理的戒定慧


  做企业就像做人,这句话很有力。做人要有良心、要真诚阳光;做企业要有责任心,要守法透明。类似的说法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听的次数多了,忍不住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企业究竟哪些地方像人呢。

      人是很复杂的生灵,我们遇到各种各样意外事件的时候,最喜欢说:人性真是太复杂了。把人的问题归结为人性,把企业的问题归结为企业文化,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延续两千多年的佛教,对人的研究相当深入。博大精深的佛学中,肯定能找到管理企业的良方。用“佛教”和“企业管理”两个关键词...

Read more

我们是俗人,成功人士也是


  成功励志的故事听多了,容易心浮气躁。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啊,只要突发奇想,机缘巧合之下就能一夜成名。再看看身边成功的企业:Google是捡破烂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网页都搬回家;新浪很八卦,不是新闻就是绯闻;淘宝是房地产商,圈地建了一个农贸市场;京东商城嫌中关村租金太贵,铺面只好放在网上。这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啊,自己不能成功,原来是因为运气不好、时机未到。

  果真如此吗,其实大谬不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是成功人士的无心之误。成功之时离当初上路隔得太远,距离产生美感,从前的苦变成了记忆中的甜,现实中的雨雪霏霏,变成了幻想中的杨柳依依。我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俗人,成功人士也是。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