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职场:“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就等于成就自己”


句意上知晓这句话的主体是由“别人”和“自己”组成,所以只从个体的角度那遐想到的应该只有原本的含义:即团队合作、换位思考、领导力、冲突管理等,但倘若能以一个“组织”的视野出发,那么这两个代词的包含将变得日趋丰满。

 

总所周知,时代的变迁驱使了商业文化的变革。以厂商为主的“供小于求”过去;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大打价格战”时期;再到近年来所出炉的以合作代替竞争的异业联盟时代。

                                                          

这些历史变动的最终形成都难免逃离两个代词范畴即“别人”与“自己”。你也可以互动交叉的理解为:企业、客户、消费者。因为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企业是不会走向成功;没有企业运营、竞争也就没有所谓的目标消费者;没有好的合作机构你的企业也就很难做强做大;

 

而具体的来说,透过“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就等于成就自己”的定论,在进行初步的理解之后也很容易的可以了解到一种关系或者一种前提那就是“融洽性”,无论是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程度、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又或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关系。

 

只要一旦形成不太和谐的氛围,那么这种相辅相成的收益都将难以或延缓实现,为此你要在前期的选择上要打好基础,以便“融洽性”很好的展开、并且维护。因为只要从中稍有变动,那么你后续的磨合、建立将会浪费很多时间、人力、物力成本。

 

就像企业之间的并购,在此决策前除了要重点计算财务方面的投入产出比及风险评估;还要系统的整合人力资源的变革管理、企业文化发展方向等各个环节的因素;而这对于一些创业型公司在团队的建设方面也是如出一辙。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上得出一个简单的逻辑顺序:双赢的格局是通过——融洽性的形成——取决于初期的组合。

 

所以我更觉得“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就等于成就自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