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知识错误有益无害论”
转自:北京方雨
余秋雨的所谓文化散文,已被证明充斥着大量文史和常识错误,他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的“舛错大师”了。
对于自己的错误,余秋雨先是矢口否认,但到后来,批评的人实在太多,他只好寻找别的借口。比如,他在上次青歌赛上指导董卿把“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随”读成“惰”,观众提出批评以后,他理屈词穷,竟然说:“我的中学老师就是这样读的” 。你一个年过花甲的“大师”,连读错了字也要把责任推给几十年前的中学老师?你老师如果健在,寒心不寒心?
最近,余秋雨又创造出一个高论:传播错误知识不仅无害,反而可能有益。在央视《咏乐汇》与李咏的对话中,他谈到自己的幼儿时期。这当然免不了再次大谈自己如何早慧,大谈小学老师如何喜欢他。可他话锋一转突然说:“如果她教的知识是错的怎么办?比如我们的小何老师肯定教我们一个非常错误的知识”。随后他举了自己的小学老师关于水蜜桃种植的一个错误,如果仅仅把这个错误当作一个笑谈也就罢了,但他显然是有备而来,马上给出一个字斟句酌的结论:“这样一个错误,造成的是我们全班同学对于植物学知识的一种增长,我就有了一种修补这个自我知识的欲望,结果反而能够造成功一种容易建立知识结构的人”。
(见上面视频剪辑。更多见网上视频)
听到这里我简直被雷倒了——难道在课堂上只有用错误知识才能教育出“容易建立知识结构的人”,用正确知识反而起不到这个作用?按照余秋雨这个逻辑,老师课堂上写错字岂不是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修补语文知识?老师课堂上讲错题岂不是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修补数学知识?那我们还办师范院校干什么?那我们还提高教学水平干什么?找一些文盲当老师岂不更好?他这纯粹是拿着不是当理说的诡辩!
我不去评价在那样贫困的年代、贫困的农村,“全班同学”“都把家里存的糖埋在桃树下每天去浇灌”能不能称为“快乐学习”,我也无意指责余秋雨的那个小学老师——聘用文化很低的小学毕业生做老师责任不在她。我要指出的是:余秋雨举这个例子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赞扬和感谢自己的老师,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创造一种理论,作为给自己辩护的依据。
余秋雨举这个例子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即便我散文里有错误,但造成的是全国人民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一种增长,大家就有了一种修补这个自我知识的欲望,结果反而能够造成功一批容易建立知识结构的人。其实,这个歪理早就有很多余秋雨的粉丝鼓吹过。曾有个网友在金文明先生博客中留言:“关于余秋雨的书,可能如先生所言存在着大量的文史错误,但我看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很多年轻人因余秋雨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兴趣,并增强了对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认识和自信”。甚至还有人说:“余秋雨是在进行文化创造工程,引用文史知识只是手段,只要能达到传达他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知识细节有点错误并不重要”。请看,这些被余秋雨摄走魂魄的人,走火入魔到了何种地步!现在,余秋雨终于把这些胡言乱语上升为“理论”。
关于知识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一个是:“知识是主体获得的与客观事物存在及变化内在规定性有关的系统化、组织化的信息”。如果学校(特别是小学)传授的知识不符合客观事实,也就是错误信息,那就是一种有害的误导,给儿童造成的损失很可能是终生的,怎么“反而能够造成功一种容易建立知识结构的人”?你余秋雨不是说你的“中学老师”读错了“随”字你才跟着错的吗?你怎么没把这个“自我知识”“修补”过来?你余秋雨后来读了中学、大学,现在又成了“大师”,你可以矫情地说是错误知识“造成功”你这个知识结构超人的天才(就好像一些成功人士侈谈“苦难是一种财富”),但你那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同学呢?他们完全可能至今都不知道水蜜桃为什么比毛桃香甜。如果我反过来说:你余秋雨之所以出现那么多文史错误,就是因为小学基础没打好,才“造成功”你这个半瓶醋知识结构的人,你余秋雨又如何回答?
同样,如果文学作品中传达的知识是错误的,也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而且,影响的范围更广。节目中李咏有这样的评价:“小何老师给余秋雨的一个最好的激励就是快乐,......就是在今后做学问当中如何去寻找快乐”。这话倒是不假,余秋雨在做学问当中,确实就是对历史文化不做刻苦钻研,只图出书赚钱的快乐,现学现卖,信口开河,所以才谬误成堆。有人说余秋雨的文字是“优美”的,但对于充斥着错误信息的文化产品,文笔越“优美”,危害越大,因为“美丽”的谬误不仅比粗陋的无知离真理更远,而且更具欺骗性。
余秋雨提出这种颠倒是非、挑战公理的歪理邪说,只能说明他在抵赖错误、讳疾忌医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已经无法回头!
北京方雨的《解剖余秋雨<寻觅中华>》系列文章:
1、余秋雨读书的地方是蒋介石的藏书楼吗?
2、余秋雨真的从来不用成语吗?
3、余秋雨版的神话
4、余秋雨如何教训海外历史学家
5、余秋雨歪批司马迁
6、看看余秋雨如何妄论甲骨文
7、余秋雨的最新荒唐逻辑
8、王阳明是王羲之的嫡传远孙吗?
9、余秋雨参与的是什么样的“文化重建事业”?
更多北京方雨评余秋雨的文章(点击链接):
北京方雨更多评余秋雨的文章(点击链接):
君主成了公子,王尔德入籍德国
秋雨不识字,何故乱灌水
余秋雨得了“悖论”强迫症吗?
余秋雨能靠中文资料和猜测考察世界吗?
余秋雨的混乱逻辑
余秋雨在冰岛和芬兰陷入恐怖与绝望
余秋雨在德国“学生监狱”里犯的错误
余秋雨的又一惊人发现——“巴黎没有十八世纪的建筑”
余秋雨的“悖论”不成立
余秋雨的“都市逻辑”立论是错误的
余秋雨一个点评出现三处错误
余秋雨越描越黑
评余秋雨的歪诗
北京方雨原创与转载的全部评余秋雨的文章(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