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行去年盈利213亿美元居全球银行之首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实体经济下滑,尽管已有企稳迹象,前路仍然莫测。此际,正是众人抱团“取暖过冬”的艰难时刻,工行作为国内银行业的“老大”,原本应该主动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以压缩开支、创新业务等正当手段,积极应对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利润下滑,而不是采取“独善其身”式的野蛮涨价。这不但会动摇银行业的“军心”,也让广大个人客户于“寒冬”之中更加心寒。

  不禁想问,工行高层是否真正懂得,什么叫做企业的社会责任?其实,银行业这些年口口声声也会提到“社会责任”,却似乎更倾向于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牌坊,而并非一种必须践行不移的经营理念。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许多民众面临失业、收入下降等困扰,每一次涨价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而,挑选这个时机涨价,显得过于自私自利,毫无社会责任感可言。

  工行最该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成为银行业“老大”,绝非凭借经营管理水平有多么先进,也并非经过公平市场竞争最终形成的结果,而是在银行业准入门槛长期保护下的“瘸子里拔出的将军”,是利用自身垄断优势对客户的“掠夺”。今后,随着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客户绝不会甘心充当“自动提款机”,工行的“老大”地位也并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