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补停暖”不只是林州的错
近日,河南省最北部的林州市大面积停暖事件牵动着公众的心。经记者调查发现,这起停暖事件的原因并非是林州市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背后另有隐情。(17日新京报)
隆冬季节,林州罔顾民生,大面积全面停暖,以完成节能减排“死任务”,不仅当地民众怨声载道,而且消息披露后,更遭来舆论一片批判的声音;如今,又曝其停暖行为并非完全出于节能减排,而是骗取国家“上大压小”巨额补贴被查,不得已炸掉优创电厂三座冷水塔和一座烟囱所致。上骗国家,下欺民生,这还了得,林州由此再度成为舆论讨伐的对象。
诚然,林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骗取国家补贴的违规做法固然不妥,应该受到追究,在民众最需要的供暖时节,因骗局败露而仓促炸毁电厂之举同样令人不齿,可细细分析显然又不止是林州的错。“上大压小”在制度设计和建设安排上本身就存在严重漏洞,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获取国家补贴必须先关掉原有保证当地发电供暖的创优电厂,那么在大唐火电站三年建设期内,当地居民的供电、供暖问题如何解决?
“上大压小”,不是“压小上大”,理应等大的建成投产后立即关停小的,大的未建,就必须彻底关掉小的,无疑没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可能导致的供暖等难题,因而政策本身就不具合理性,缺少人情味。按照工程进度要求,大唐1号机将在2011年5月15日试运行结束后才能正式投产,如果不是当地政府三年来躲着、藏着创优电厂没炸,一直偷偷发电,全面停暖的问题恐怕早就发生了,而无需等到今天才爆发。
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上大压小”的终极目的同样应该是服务民生,任何一项政策的制订出台都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民生、保障民生。舆论的大棒显然不能只挥向林州为执行“死命令”的冷漠做法,同时必须对没有把发生放在第一位的“上大压小”进行解剖,进而作出制度检讨,不然,出于美观政绩、完成任务的类似尴尬现象还可能在其他地方、领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