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阶梯票价成为涨价的挡箭牌


  国庆期间,故宫原本计划7天都采取游客限流措施,每日上限为8万人。但汹涌的游客潮打破了原计划,10月2日、3日和4日,游客数量都突破了8万大关。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建议,故宫可采取阶梯票价,高峰时段可提高票价,人少时可降低票价。(10月9日《新京报》)

  近段时间以来 ,“阶梯”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阶梯电价、阶梯车船税刚刚与公众见面 ,如今阶梯票价又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阶梯价格原本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然而现实中只要价格与“阶梯”一词搭配起来 ,往往会变相增加公众的经济负担。比如,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两套阶梯电价方案都会给电企带来可观的利润 ,而“只上不下”的阶梯无疑会增加普通居民每月的电费支出。同样,一些地方的阶梯水价与阶梯电价类似,也是一种变相涨价。

  就故宫博物院的阶梯票价而言,从这位权威旅游专家的制度设计来看,似乎能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就怕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票价降的时候少且降的幅度也小得可怜,而在提高票价的时候幅度大且频繁,甚至只有“上阶梯”没有“下阶梯”,最终让故宫博物院的管理者受益、普通老百姓的整体利益受损。

  国家及地方在推出阶梯价格时,往往打着“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旗号,结果却是政府和企业收入增加不少,而普通老百姓却由于“被阶梯”多掏了不少银子。于是,我们有理由怀疑,故宫博物院会不会利用阶梯票价的幌子,穿着“控制人流、保护历史文物”的光鲜外衣,打着阶梯价格“只上不下”的招牌与民争利?倘若如此,这样的阶梯票价不要也罢!

  实际上,在控制旅游景区的人流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公园实行旅游预约制度,想要去国家公园旅游的人必须提前向公园的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依照公园每日接待游客的容纳量依次排队,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前往。从表面来看,这将使一些游客不能随时进入景点,但实际上却改变了过去游客蜂拥而至、过度集中的状况,让游客有序分散地进入游览,既保护了景区和文物古迹,又保障了游客的参观质量。吴睿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