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与美国之二


[原创]中国与美国之二

王一博于2010年8月11日贵阳花溪上水村

 

       中国与美国之二“时髦的单亲文化”与“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文化”

 

       人类的交流没有鸿沟,族群文化系统的不同,需要特定的交流接口。

       美国的文化非常时髦非常前沿,进而存在能走多远的文化风险。而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包容广大;在这种文化的簇拥和裹挟下,中国也存在裹足不前、自大、爱面子、不实际的文化风险。两国的文化真的需要总结和广泛的交流,以减少两国因文化的不同而增加的安全风险。

       美国的文化特征,我的说法是“时髦的单亲文化”。尽管,美国有英国的文化基因,但已经变种走样,他比英国更显得时髦和前沿。说起美国,人们立马就会想到好莱坞、迪斯尼、可口可乐、百老汇、华尔街、猫王、航母、竞选、白宫、微软、中情局等等。说起中国,人们立马会想起瓷器、长城、黄河、长江、汉字、老子、孔子、孙子、兵马俑、孝悌、辫子、三寸金莲、没有尊严、故宫、毛泽东、周恩来、解放军、西藏、台湾、文革、京剧等等。

       世界知道的中国更多的是过去,而美国以其强劲的文化竞争力,向世界展示的更多的是现实。

       说美国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不切实际的说法。其实美国的文化只需要一种东西,就是拿什么去竞争,其的文化构成主要是竞争工具。把文化当做竞争工具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美国正是这种文化的现代版本。而中国则不同,中国更多地把文化当做习俗,当做礼数,当做精神家园,当做自豪的本钱。

       美国的文化自大,是拿其的文化竞争力说话的,而中国的自大一向是拿先人留下的东西说话的,或依靠前人的东西说话。

       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在向美国学习,现在回过头来看,只落得一个“邯郸学步”。中国自己的文化丢了,而美国真正的文化中国也没有学到,美国真正的文化是什么可能直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美国的时髦文化,就是为了竞争或文化侵略,这一点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得到英国的文化基因后,经过短暂的三百年发展,成为世界的霸主。而“时髦”只是为了竞争,“文化”是为了背后的霸权。用“文化”粉饰霸权,用“时髦”拓展各个领域的疆域。“文化”的背后是标准、惯例、游戏规则、市场准入,是门票,是话语权;而影响这种世界“文化”走向的是美国的文化侵略或文化竞争力。

       而中国的文化更多的是博物馆和躺在床上的爷爷和奶奶的故事。

       当然,有一点必须说明,美国的文化是一种自我膨胀文化,容易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中国的文化是一种洗练文化、一种自我约束的文化,容易受到外来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