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光谷


世界的光谷
中国光谷是大陆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和激光设备生产基地,光纤光缆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2%,光电器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激光加工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主导制定了5项国际标准。光通信领域研究实力代表了国家最高水平。光谷12年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性质,越来越成为“世界的光谷”。具体表现在:
世界级的城市规划:518平方千米 世界级城市规划。518平方千米的地盘,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是693平方千米 中国香港的土地面积是1104平方千米。两地2011年的GDP分别为2227亿美元和2431亿美元。10年前的光谷,核心力是关南科技园、关东科技园、软件园、大学园,当年全区企业总收入仅400亿元。如今光谷已远非当年模样。加上中华科技产业园这个新生儿,光谷九大产业园格局成型,新的九大园区堪称航母级巨无霸。光谷企业总收入,2012年预计将破4000亿元大关。根据规划,示范区将布局关山光电子产业园、流芳大学科技产业园、佛祖岭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生物产业园、未来科技城、左岭产业配套园、中华科技园、枫树岭现代服务产业园等九大产业园区,全力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以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以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2015年企业总收入1万亿元,2020年突破3万亿元。去年,该区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
世界级的产业规划。到2020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将达3万亿元,并力争从“中国光谷”提升为“世界光谷”。昨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专家评审会获悉,未来10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重点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以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以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131”产业架构。
 
世界级的制度创新。政策宽松、优惠,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前进的重要动力。2002——2009年间,东湖开发区有12个光电子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支持;东湖开发区获批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今年,武汉出台《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包括设立首批5亿元的股权激励代持专项资金; 每年支持100家“瞪羚企业”;科技型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等诸多特惠政策。
世界级的悖论。到此为止,我是一直在说武汉好吗?非也。武汉之所以这几年能有大发展,那是因为过去某一个历史阶段(至少有十年时间),她曾经无所作为、停滞不前。生活充满辩证法,世界级的悖论蕴涵着世界级的机会。
世界级的成果。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形成了多层次的创新网络,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从事科研活动人员近2万人,年实施科研项目1500多个。截至2011年底,区域内专利数已达到30000件,拥有专利的企业达到2000多家。
 
“光博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专题博览会。光博会以“引导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产业合作;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为主题。作为国家级大型科技展会,光博会将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立足中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构筑我国光电子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实现展示、交流、交易聚效整合,推动区域光电子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化发展。参展境外客商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参展企业超过全部参展企业的30%。还有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等20个国际协会机构成为本届光博会支持单位。
 
世界级专题论坛。光博会是科技界、产业界交流的平台,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话的一个平台,新思想、新经济、新技术在这里激情碰撞,智慧的火花四射。光博会是科技界、产业界交流的平台,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话的一个平台,新思想、新经济、新技术在这里激情碰撞,智慧的火花四射。光博会已经举办了九届,在光博会上设置了12个论坛。参加论坛的学者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他们包括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齐揩华(Aaron Ciechanover),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艺术暨自然科学院院士钱煦,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钱逸泰、杨福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牛憨笨、赵梓森等国内外30多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