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价值中国网开设“微媒体”这个栏目时起,我就对“微媒体”这个称谓有想法。如今大到国家级网站,小到个体网站,没有哪一个不争“微博”的信息资源,没有哪一个不看重“微博”的商机,可价值中国网的“微媒体”为什么偏偏拒绝成为“微博”?难道仅是为了独树一帜?
有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微媒体”的动态,似乎想从中找到它与众不同之处;但遗憾的是,我在“微媒体”里没有找到特别的地方,给我的感觉与“微博”很相似。既然有共同之处,为什么价值中国网不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去建立属于自己特色的“微博”园,从而大力提升价值中国网在网络时代的作用呢?
也许有些人总认为“微博”不靠谱,玩忽悠和炒作的大有人在。是的,这是大多数“微博”都存在的缺点,是有待于规范和改进的。不过,以价值中国网现有的会员综合素质来看,靠炒作和玩忽悠的绝对是少数,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微博”来增进交流,来进行学习沟通的。
因此,在这里我建议:价值中国网改变“微媒体”的设计初衷,以“全面开放、增加互动、扩大影响”为宗旨,积极引进更多的知名“微博”,来加入到对时事、历史、社会、意识、技术等领域的探讨,以此来推动价值中国网在网络时代的技术领先、人才领先、影响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