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什么不愿把挣来的钱投入农村再创业开发?
农村免除公粮(农业税)后,换来的是农业连年丰收,各地和农家粮仓丰盈,农民解除后顾之忧放心外出打工。
当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农民往往会选择到城市里购买房子“享福”,而不愿再投资创业大发展。为什么他们不愿把挣来的钱投入再创业开发呢?
据调查,农村存在有雁过拔毛式的多头“管理”乱象,农民想投资搞一个项目,需要到不同的单位办理审批和名目繁杂的“手续”(农民说:手续手续,就是收费)。企业办起来后,不管挣钱不挣钱,不同部门的检查者却不请自到轮番而至,吃喝招待不好就给下个“停业整修”的通知单。曾有农民搞养“娃娃鱼”,被以手续不全为由,把农民十几万元从正规娃娃鱼繁殖基地买的的种鱼鱼苗没收不说,人还被关入“收容所”;有农民从正规批发市场采购竹架板(有正规发票)搞建筑自用,运输途中却被“森林公安执法”,以没有竹木准运证为由,将车辆及货物扣到“专用停车场”,开出巨额罚单,并且车辆在他们设立的停车场,每停一天要收取高额停车费;如不就范就威胁要“没收、拍卖”。有的农民开个特色美食店、礼品店,光那些吃好、喝好、拿好,写下欠条将来用“费顶账”就令开店者有苦难言。甚至有农民在城里打工学会开酒店的本事,回乡投资开个像样的饭店,竟然被各种各样的“记账、赊账”胡吃海喝的“不结账们”“吃垮”!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面对工商、税务、技监、环保、水利、电业、林业、卫生、规划、城管、等等数不清的“执法队”与名目繁多的罚款“规则”,雁过拔毛式的多头“管理”;各种“会”打着“爱心”名义的“强捐”,以及还有的地方有地痞流氓所谓的“地头蛇”、“黑恶势力”的“强行参股经营”、“收保护费”等等,农村个体经济成了稍有“权利”或“势力”的,都想去“割一刀”的韭菜地。农民自己有钱不用银行贷款,想投资创业,在权衡了上述种种本不该有,但却真实存在的因素后,就不免产生畏惧感,便会望而却步,于是普遍出现了“不办企业”、“小富即安”、“藏富不露”的现象,选择进城买房“享福”,或当“寓公”或“股公”去了。
如果国家拿出相当一部分外储资金,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对所有纯涉农的产业开发给予免除所有税费,堵死借权力、势力坑害、刮取农民财富的渠道。鼓励农民回乡放手发展,并出台强力措施整治规范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相信民资会蜂拥而涌向农业产业,广阔的农村将真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