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政府干预经济的关枢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始终存在,税收、价格、垄断也始终伴随左右。从表面上看,自由市场经济减少了政府干预,让经济活动在遵循供求关系、价格价值关系等机制的基础上运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事实上,伴随经济型态的发展变迁,经济活动方式、工具的发达,政府的作用增强了。

  经济自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社会自由的实现,政府不得不退出一些经常性经营领域,但是这并不表明一国、一区域的经济就会如人所愿从一种秩序、状态平稳过度到另一种秩序、状态。社会获得自由,经济活动未必得到有序展开,如果经济活动由此增加,那么它们如何才能更好的适从于经济秩序并或可引导经济秩序呢?如果经济活动由此减少,人们通过便利的方式获得物资,大大减少了相关活动的展开,或也可大大减少与之关联的活动,那么或由此得到的收益与损失是否可以促成经济向好的改善。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频多且追求高效,利益攸关方不得不把一些责任委托给第三方,最终政府将成为最后的第三方。如果没有可以协调各方的机构,当下交互如织的经济活动无法有效找到适从的秩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此获得正当性的理由,也是如今各种国际经济组织频繁开展活动的原因。

  在这一前提下,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寻找到对经济干预的适当途径。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未必产生价值,只是表明它存在价值但却不停的消耗无辜的能源。因此,如果认为政府必须去努力干预经济反而适得其反。如果凡事不经政府之手无法获得公正性也往往使得政府职能过分泛化,从而成为经济活动的成本,也使得政府干预变得简单直接而与实际的期待偏离很大。

  当政府干预经济过多而使得它变得无所不能,却恰恰说明政府干预因为失去底线而丧失了正当性。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当下社会中,经济主体之间必须获得平等的地位才能找到接近最好的交易,政府的作用不能使之受到损害,否则会扭曲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价值。

  政府是否可以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从原则上看,这样会使得政府失去作为最后第三方的合法性。更具体一点说,这样做往往使得经济干预成为正常经济活动的干扰、成为掠夺经济成果的行动。当然,上述推断不能掩盖政府往往不能对经济干预行使多大的权力。自由市场经济可以产生强大的垄断性商业帝国,金融巨头可以左右政府的行动,既得利益集团可以自我行事,等等,这些经济痼疾的产生又使得政府干预经济受到损害。

  由此,政府调整好作为最后第三方的角色是否更能获益,政府保证各种经济实体在交易活动中的平等性促进市场发展,使之在国家经济中获得更多的支持。虽然人们从道德的角度坚持政府对经济干预须保持正当性,不过这应从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认识。因此,应对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强大利益集团的棘手问题,往往成为政府干预经济最为重要的方面,从另一角度讲,政府对此的经济干预往往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而无法解决上述的棘手问题,因为政府要做好公正的最后第三方。

  政府干预经济寻求正确途径,同时即使按照正常途径展开行动也往往达不到目的。随着经济活动开展方式、工具的提高,仅仅按照一种认识往往不可得,即使身处经济活动当中的经济主体也在不断变迁。诸如航空、铁路、能源等这些行业即使打破垄断机制,其在经济活动中依旧保持强势的准垄断地位,与其坚持使之按照一般企业运作不如根据利益攸关方的特点使之规范化。同时,与其坚持规范既得利益集团的经济行为不如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任何一方都在试图加强自己,即使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府亦是如此,不过这一过程需要共同寻找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关枢所在而且这一过程始终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