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儿迂腐,有点儿时髦;有点儿狡黠,有点儿豁达;有点儿虚荣,有点儿可爱......这样一个集多重性格于一体的老头儿,让我想起来就忍俊不禁。这是前不久播放的“金牌调解”中一个既是父亲又是公公的年近古稀的老头儿。把这故事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媳妇嫁到这个家庭后已经4年了,由于是二婚,虽然生了一个儿子,但仍然在家中没有地位,也没有经济权。丈夫太懦弱了,一切听公公的,她觉得日子无法过下去,提出要离婚。男方多次强调“她是悍妇,我是懦夫,无法掌控局面......”话没说完,已泪流满面了。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妻子,他夹在中间也确实为难。
在媳妇历数自己在这个家中的不公正待遇(比如说结婚几个月了也不给她大门的钥匙,小孩生病了拿存折去取钱却不告诉她密码)时,场上的儿子情绪激动,数度哽咽,无法陈述事实。见此情景,公公要求上场。
休息室里的老人似乎很艰难地撑着拐杖起身,工作人员问道:“您老腿不好吗?”“嗯,骨股头坏死。”于是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媳妇见此情景,举手有话要说:“海兵,我进你家4年了,今天第一次看见爸爸拄拐杖,你见过吗?”说完笑了一下。呵呵,狡黠的老头本想示点弱,刻意装备一下,搏点同情分,哪想到这心直口快的媳妇一下就把西洋镜戳穿了!哈哈,连主持人和观察员也忍俊不禁。
然而,老头儿却镇定得很,开场礼节照常进行:“各位先生、女士们!你们好!”然后是深深的一鞠躬!如果不是主持人请他坐好直接发言,估计开场白还没说完呢!主持人问:“你媳妇要和你儿子离婚,您是什么意见呢?”
“我这媳妇是贤良、能干、聪明的人,我家在村子里也是和谐家庭......”公公一上场竟然夸赞起儿媳来。
“哎呀爸爸,我没有你说的这么好,你实事求是地说吧。”媳妇不买公公的账。
“刚才你儿子说她对您不礼貌,用手指头指着您说话,有吗?”主持人灵机一动,换个话题。
“没有,没有。”老人回答干脆,否认有这事儿。
“哎呀,爸爸,有就有,你不要说假话嘛。我是有指过你,你不要掩饰嘛。”媳妇承认倒是很痛快。
“没有就是没有嘛,你是个贤良的人,你又不是个不孝顺的媳妇,我是实话实说的。”公公说媳妇好,媳妇却说自己不好,真是奇了怪了,这老头儿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呀?
“那你是怎么看他们两人的?”主持人只好把问题交给儿子了。
“她太强悍了,是悍妇,我是懦夫,我们一家人都怕她......”语无伦次的儿子又抹起了眼泪。
“怯场!”老头很不满意儿子的表现,嘟咙了一句。
“嗯——不是这样的,我儿媳呢,她也不是悍妇,你也不是懦夫。只不过呢,儿子要老实一点,说话能力要差一点;儿媳呢,能力要强一点,性格有时急躁了一点,都是好人,我不是说假话,我媳妇确实是个能人。”
“那你希望他们是分还是和呢?”主持人问到关键了。
“我肯定是希望他们和和气气过下去的。以前呢,是我做公公的做得不正确,现在有错必纠,重新做人,希望儿媳能够谅解。我们而今迈步从头越!”老头儿不但检讨了自己的过去,还引用毛泽东诗词表示了今后的决心。媳妇忍不住笑了,观察员们也忍不住笑了。
老头以为成功在望了,可是,这贤良媳妇还真不是好忽悠的。她提出用什么来保证她的权利呢?她要求在公公和丈夫婚前建的房屋房产证上加上她的名字,以保证她居住的合法性(因为此前曾有几次被公公赶出去过)。这房子本是公公的杀手锏呐,加儿媳的名,能行吗?出乎所有人意料,公公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老人的豁达大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老人家,看您挺乐观的,您有过烦心事吗?”主持人希望探究一下老人的内心世界。
“有啊,我还编过一首歌呢。要不,我给各位唱唱?”看来老人也是喜欢表现自己的。
“烦烦烦, 还要耐心烦,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听着这苍老夹着些心酸的歌声,儿子再次潸然泪下;而儿媳说从没听过公公唱歌,原来公公也有烦心事啊!于是,她主动起身拉起丈夫的手走向老人,很真诚地说:“爸爸,这些年您确实很辛苦,谢谢你!我脾气不好,请你多多原谅!”心结打开了,儿子和媳妇拉紧了父亲的手!
调解员胡剑云说:“只有真正的公平,才有真正的和平。正常生活的保证,不能忽略这份感受。传统的好男人遇上现代的小媳妇,要和谐,需要每个人作出自己的调整。”老人听得很用心,还从衣服里拿出本子和笔认认真真地记着。
调解结束,老人没忘记作个精彩总结:“感谢所有的老师、女士们!家和万事兴!”又是一个深度鞠躬!啪啪啪!一阵热烈的掌声!
是啊,“家和万事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这是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要懂得付出,懂得包容,懂得退让,懂得体谅。只有这样,才有家庭的和睦、温馨、团结和兴旺!
附记:为了保障每个人的权益,律师建议在调解协议书上写上“房屋产权证上写上父母、儿子媳妇孙子五个人的名字,并且写明父母百年之后,其份额全部赠送给孙子”。全家皆大欢喜!
写于201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