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持证可免交血液采集、储存、检测、运输费等费用,多次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也有优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持无偿献血证的患者或家属手术还可以优先用血,安排手术,这让一张“无偿献血证”弥足珍贵。而“血贩子”也看准这机会,在采血车附近做起“正贩子”利用献血核查程序的漏洞,雇人献血给需求者换得证件,最高可卖到1万元。
目前,满头大汗的孔刚(化名)站在北京朝阳公园南门的采血车前,把一张互助献血的单子捏得皱皱巴巴。今年已经45岁的他,两个月前从陕西老家带着10岁大的女儿来北京看病,好不容易在医院排上手术,却被告知他本人要在手术前进行互助献血,拿到献血证才给孩子做手术。20毫升的学还能能难倒一个大男人?本以为到现场就能拿到证的孔刚,却被查出贫血,不符合献血条件。
父女俩在北京无亲无故,不知向谁求助。“兄弟,要学吗?”坐在献血车后面的一男人向他搭讪,并蒋孔刚手里的互助献血单抽过去瞄了一眼,“你这好办,看证不看人,10分钟就给你把证拿过来”。孔刚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男人是个“血贩子”。对方自称是“张明”,200毫升的血开价1500元,“这不是买血,是买证”。
“我手里的人都市专业的,你放心。”张明说。10分钟后,一身材中等的男子跑过来,河北口音。张明把互助献血单上献血人的孔刚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改成小伙子的相应信息,小伙子二话没说,接过单子就上了献血车。15分钟后,小伙子用棉花球按着小臂,夹着献血单和献血证,从车上下来。孔刚拿过来仔细查看,互助献血的对象是自家孩子,献血证是小伙子的信息,确定无误,当场交钱。
“买血的人都在医院找血托,我们在采血车边上“吃饭”的,大都是靠卖证”。张明自称对医院政策了如指掌,“很多医院都动员病人家属和亲属互助献血,献完血拿着互助单回执和献血证才安排手术时间。”有家属自身不愿意献血,也有家属不符合献血条件。以前电脑查不出来,他们就去办"假证。现在—联网,这招不灵了,我们就有了买卖,他们出钱,我们献血,一手交钱,一手交证,一张证最起码得1500元,血源紧张的时候至少要3000元。”
张明说:“我自己也卖血,三四个月我献血50多次,最近是卖血旺季”。他挽起袖子,亮出满是针眼的胳膊,正规血点不给抽血时,我就去黑点卖血,也都是为了活着。
对于为何购买血证有市场,中国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热线的工作人员分析说,通常市民缴纳的血费包括医院和血站两部分,院方有治疗费器材费和等级费,血站收取血液采集、检测、储存和运输费用,有了无偿献血证,血站部分的费用免交。此外,持有无偿献血证的病人或家属可以优先用血,“对于着急做手术的病人,很有用”。他们对与倒卖献血证的情况也很无奈,“我们对定向献血人只能用肉眼比对身份证核对,而互助献血就更无法辨别献血人和患者的关系了,这让血托有了可乘之机,我们打击过多次,效果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