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

 

一、建立公司培训系统

公司的培训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人事培训部和公司各部门。

公司明确规定:培训是公司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公司的管理者也应该是培训者,培训工作是从培训部人员到各部门经理、主管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二、人事培训部应该承担的培训责任

1、 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及总部对公司培训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要求。

2、 负责全店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及预算的制定及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

3、 每月30日向各部门下达下一个月份培训工作任务,收取各部门本月份培训工作汇报表。

4、 培训部的培训活动侧重于举办知识性专题培训班,安排各种来店实习生的组织和管理,组织全店性大型培训竞赛活动。

三、各部门应该承担的培训责任

1、 部门应明确一名主管培训的经理及主管一级人员名单(可由部门经理或指定员工兼任,并承担其培训工作),部门主管培训的经理或负责人与培训部做工作沟通。

2、 根据培训部下达的培训任务及本部门培训需求,制定部门的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于每月1日前报培训部,并将培训活动中需培训部协调的有关事宜,一并报培训部,由培训部负责统一解决。

3、 其主办的培训活动侧重于贯彻公司服务标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及待客态度、技巧、应变能力等工作所需的培训项目。

4、 部门还应承担本专业的店内培训活动,如:保安部承担安全消防培训、行政部承担紧急救护培训、计算机部承担计算机培训,人力资源部承担职工人事政策、公司规章制度、福利待遇的介绍。对所承担的培训,各部主管培训的经理或负责人应该做出培训计划,在培训部协助下,完成好培训任务。

四、培训激励制度

1、部门主管培训的经理或主管在公司安排外出培训时,在同等条件下,应给予优先考虑。每期培训班结束时,应举行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公司颁发结业证书,记入其本人培训档案。

2、员工培训考核成绩应作为该员工在晋级提升时的参考条件之一。

3、公司培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公司经营业务的需要。员工培训按入店时间顺序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员工转正前的入职培训、上岗培训和岗位实习;二是员工的在职培训,主要是对员工进行服务态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因此,公司培训工作必须规范化、制度化。

五、入职培训

1、入职培训由人事培训部负责,主要是让新员工初步熟悉公司的基本情况,了解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以及公司工作性质与特点,以增进新员工对公司工作的了解与信心。

2、入职培训内容:

(1)    公司概况介绍:向新员工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让其熟悉、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    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有公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工作纪律。通过培训,使新员工对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要求,能有一个详细了解;

(3)    《员工手册》的学习;

(4)    公司安全消防知识、急救常识的培训;

(5)    公司工程维修知识的培训;

(6)    公司设施、设备的基本知识的学习;

(7)    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教育;

(8)    各工作岗位的总体要求的培训。

六、上岗培训

1、 上岗培训由各部门负责具体培训,时间为三天。

2、 上岗培训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各业务部门必须让新员工清楚了解各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

各业务部门必须首先让新员工熟悉各工种操作程序、操作流程,确保员工按照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各业务部门必须做好必不可少的跟班培训,跟班培训实行个人负责制,确保新员工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及服务态度均达到公司的要求。

经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能转入试用期。

七、在职培训

1、业务技能培训:

业务技能培训是职前培训的深化,贯穿了每个员工就业的全过程。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业务技能的培训除了对员工已掌握的服务技能作进一步巩固外,还要使受训员工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

业务技能培训的考核成绩好坏,将作为员工晋升的依据之一。

公司鼓励并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业余时间学习必须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