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是践行习主席中医战略思维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想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医理念和术语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观点。最近,习主席又提出:“治好长江之病还是用老中医的办法,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开展生态大普查,系统梳理隐患和风险,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祛风驱寒、舒筋活血、通络经脉,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中医农业”的提出正好与习主席的中医战略思维吻合。农业是与动物、植物以及诸多其他生物打交道的生态产业,“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中草药生产“两药”(农药和兽药)保护动植物生长,利用中草药加上天然营养元素的组合搭配生产“两料”(肥料和饲料)促进动植物生长,利用药用植物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调理动植物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饲料添加剂以及各种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有利于动植物健康生长、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医农业”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能增加产品的功能。中央文件提出要开发和应用药食同源食品,并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大量实践已经证明, “中医农业”,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说无公害农产品让人吃了不中毒,绿色有机农产品让人吃了少生病,那么“中医农业”产品让人吃了还能防病治病。

“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主席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题目,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高指导思想。“高效生态农业”就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中医农业”不仅是生态的,也是高效的。与常规农业相比,“中医农业”的产品产量普遍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和口感显著提高、农残大幅度下降、储存期明显延长,同时外形、色泽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一般来说,“中医农业”的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与有机农产品相比没有明显差别,但产量显著增加,成本大幅度减少,而且外形、色泽等方面也都优于有机农产品。

可以看出,“中医农业”既高效又生态,符合习主席倡导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中医农业”既能从产品的角度提升质量和功能,还能从生产的角度深层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前正处在从常规高耗石油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基本理念和时间空间、产业链条、技术创新等不同维度的不断融合交叉,生态农业将会形成更多的机制模式、理论方法,“中医农业”必将作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脱颖而出。

“中医农业”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在传承传统农业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高新科技,进行传统与现代的集成创新、中医和农业的跨界融合。我们要加快步伐发展“中医农业”,逐步摆脱化学农业的困境,大幅度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有效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们真正得到放心的食物供给。

“治大国若烹小鲜,疗国疾宛行中医”,新时代需要新的思维,思维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

文章最后,草拟小词一首,以期大家共享“中医农业”神奇魅力:

沁园春•中医农业

神农炎帝,躬耕尝药,养民扶伤。江河沃桑田,生态优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种养循环,人畜兴旺,几千年光阴荏苒。叹今朝,偏化学肥药,环境污染。

可喜中医农业,本草肥药优化生产。顺应大自然,地力提升;食品安全,人体安康。高效生态,韬略伟大,让农业复兴现希望。待明朝,中华农产品,全球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