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管益忻

管益忻,1938年出生,青岛人。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研究员、教授、著名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学家、著名城市战略规划专家、理论+实战派企业咨询专家。(中国企业文化、客户经济与(经)营消(费)范式研究第一人)、毛泽东兵法经营研究开拓者。
原中央军委办公厅理论秘书
中国决策科学院院长
中国海内外企业家交流中心副主席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企管首席专家
中国(人事部)企业战略规划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钟岭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主任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品牌中国民众满意度调查活动组委会执行主任
中国新品牌工程组委会品牌战略首席专家
《海尔研究》课题组组长  首席专家
《前沿讲座》专家顾问
《南开管理评论》编委
《现代企业文化》专家
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常务理事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国家经贸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哈工大、南开、清华、川大等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天津开发区、燕京啤酒、江苏远东、宁夏煤业等企业集团战略顾问
管教授长期致力于企业体制改革、企业经营运作、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研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时代定位之“信息工业化”的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制定区域战略规划和企业新世纪发展战略与管理;作为中国著名城市、区域经济学家,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并在顺义“九五”、“十五”规划中分别实际运用“副都心”(“副中心”)和CBD范畴。2007年推出第二代CBD理论。首次提出并日益深化其产权资本化----产业资本化理论,并据此提出制度创新整体战略设计及其基本思路;首次提出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十大发展机理理论与方法,并以此为主导发表一系列论著;首次(于90年代初)设计、制定中国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运行,发展模式——潞安模式;首次提出并揭示“客户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其“营消”商业范式;,在不断地探索、发表一系列论说的同时,直接、具体地运用于指导企业的战略发展与范式革命。先后发表专著19部,论文460余篇,共约1850多万字。在《百位经济学家论国富》一书中位列经济学界权威百位经济学家行列。
管益忻教授曾出任厉以宁先生《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特约编审。他的《企业文化概论》(合作)、探索潞安战略管理与文化的《活力源》、探索王府井战略与文化的《一团火精神:王府井人之魂》、《政企分开的深层思考》、《产权资本化,产业资本化》、中国百家大中企业调查《燕山石化公司》(主编)等专著以及若干企业战略内部研究报告均为其有重大战略创新和实战价值的力作,尤其是他率先于2000年1月和继之于2002年5月前后推出了两本《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著,实为中国企业界打造核心能力及其战略管理新范式的最前沿、最具导向性、操作性杰作之一。
管益忻教授是跟踪研究海尔十九年的海尔(等领航企业)问题首席专家。在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发展、机制转换、实战运作、尤其是品牌战略、企业文化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开拓性研究。

先后服务的客户:
海尔集团
东风(二汽)集团
兖州煤业
江苏新远东
燕京啤酒集团
四通集团
首汽股份
北京综投
王府井百货
宁夏煤业集团
福建三木
晨鸣纸业
山西潞安
山东三联
济南三箭
青岛双星
深圳万科
四川长虹
青岛港集团
东大阿尔派等集团。
管益忻先生作为资深的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实战咨询专家自80年代初期先后为哈工大、北大、清华、中国社科院、人大、首都经贸大学、中共中央组织部市长班各种班次授课。自99年8月以来再次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班讲授企业发展战略;在2000年3 月受四川省邹省长邀请,与海尔CEO张瑞敏于川大同台为MBA学子们讲授“海尔战略管理”范式。
自1999年以来,就“海尔战略——海尔核心竞争力若干热点问题讨论”先后直接、间接为若干地区、企业作专场演讲、授课。
2001年以来,参加由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联袂中科院、社科院、清华、北大等八家单位共同举办了“中国中外智业交流大会”。管益忻教授代表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与全球著名智囊机构兰德、盖洛普、罗兰贝格及北大、清华顶尖级管理大师就企业战略管理诸种问题同台演讲、互动交流。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参加了国务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二)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二)

——研究随笔(200812月—20091月)之二

/管益忻

 

本人在继续进行客户经济与“营消”商业模式研究的同时,近来又进行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种“双轨对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观点、随笔,现呈上博,同各位网友交流。

二、生活模式与商业模式

按照广义文化产业来定义、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出版、影视、音乐、绘画等。其特点,一是直接为体现、反映一种价值理念而进行的一种企业&mdas...

Read more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

——研究随笔(200812月—20091月)之一

 

本人在继续进行客户经济与“营消”商业模式研究的同时,近来又进行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种“双轨对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观点、随笔,现呈上博,同各位网友交流。

一、文化产业的狭义与广义界分

文化创意产业,不光是出版啊,影视啊,音乐、绘画等等。事实上,制造业、服务业等等中也都有文化创意,因而,亦可叫文化创意产业。因此,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应划分为狭义文化创意产业与广义文化...

Read more

企业员工关系的几个新视点


Read more

冬泳中,中国啤酒“三国演义”晋级2 . 0?


 

冬泳中,中国啤酒“三国演义”晋级2 . 0

文/管益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与青啤高层的推杯换盏;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与燕京啤酒老总们的来往,掐指一算,深沉浓郁的啤酒情缘已然带我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与中国啤酒无数个日夜的耳鬓厮磨,沉淀为今天自己都难以左右、无法释怀的关注与守望。正如我于前几天发表的啤酒类分析文章所言,中国啤酒三大家的战略重心,几经腾挪移转之后,似乎正在印证着我在“2009,中国啤酒竞争八大焦点”、“中国啤酒竞技,软实力差异化”、“SAB的中国谋略”...

Read more

SAB的中国谋略:“相夫教子”的深意


SAB的中国谋略:“相夫教子”的深意

/管益忻

 

二、“相夫教子”的深意

如果将SAB与华润创业之间的啤酒商业互动比作一场婚恋的话,那么,他们共同组成的家庭也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配合与默契,华创是男,SAB是女。仔细观察大型企业国际化之旅,不论是可口可乐与中粮的合作还是蔻兹(Coash)与香港俊思的合作,我们均可发现,除了少数的几个国际知名大品牌之外,在进入新市场——特别是进入中国这样一个最大新兴市场之际——寻找一位“称心如意&rd...

Read more

巴氏奶,刘永好的“新希望”!


巴氏奶,刘永好的“新希望”!

/管益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巴氏奶与常温奶占国内液态奶市场的比重,从1998年的82变为2007年的28;其中,2002年常温奶的销量首次超过巴氏奶,夺得国内液态奶市场55%的市场份额。20087月的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心里还充满着无奈,他竞要为数万元用以证明常温奶营养物流失的检测费而大伤脑筋。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刚过75天,引爆视听的三聚氰胺事件几近将常温奶阵营推进万劫不复的境地,巴氏奶与常温奶的市场份额急速地由事件发生前的37变为今天的倒37,即6.83.2

不论如何,幸运之神的确...

Read more

SAB的中国谋略:“二”的智慧


SAB的中国谋略:“二”的智慧

/管益忻

 

一、浅品“二”的智慧

一个“二”字,在中国的语境下有着诸多的含义,且每每令人侧目。在山东乃至东北人的语境中,“二”有着一种类似于“唬”、“傻”等类的鄙夷色彩;“二”在中国婚嫁历史上还有着偏太太的意思;当然,“二”在某些时候也标示着一种甘居人下的谦虚态度。

SAB,世界啤酒业界的第二名,华润雪花啤酒的第二大股东,虽然双双为&ldqu...

Read more

“营消”化:市场经济纵深行(之二)


“营消”化:市场经济纵深行(之二)

2009·3·15答记者问

 

二、当前中国“营消”化九大新现象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记者黄志强(简称记者):您在博客中说,现在已经进入了“营消”阶段,它和“营销”的区别在哪里?

管益忻: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从过去的资本主导和公司主导阶段,进入到客户主导阶段。新阶段要求企业应从原先的“营销”转为“营消”。“营销”是以企业为主,而&ldq...

Read more

“营消”化:市场经济纵深行(之一)


“营消”化:市场经济纵深行(之一)

2009·3·15答记者问

 

一、“市场化”纵深行亟待消费者主导

2009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记者就消费者权益、消费市场的变化及消费与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企业管理学家管益忻教授。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记者黄志强(简称记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我国的消费市场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却时有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

Read more

中国啤酒竞技:软实力差异化


中国啤酒竞技:软实力差异化

文/管益忻

有关国内啤酒市场格局的猜测从来没有间断过,但照着从产业集中度三的法则”来看,国内啤酒业似乎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局面然,在今日格局下的三大家,谁想吃掉谁或者是打垮谁几乎成了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然,规律上的不可能并不等于现实中三大家就可安躺功劳簿,他们仍然需要为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作盘算。在笔者看来,以软实力为战略出发点打造新型差异化优势,这将是王者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必定采取的行动由是,我以为,从新型软实力切入之差异化的打造这个角度来谈谈个人拙见,应该是有意义的吧。

首先,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