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二)
——研究随笔(2008年12月—2009年1月)之二
文/管益忻
本人在继续进行客户经济与“营消”商业模式研究的同时,近来又进行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种“双轨对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观点、随笔,现呈上博,同各位网友交流。
二、生活模式与商业模式
按照广义文化产业来定义、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出版、影视、音乐、绘画等。其特点,一是直接为体现、反映一种价值理念而进行的一种企业&mdas...
作者文章归档:管益忻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二)
——研究随笔(2008年12月—2009年1月)之二
文/管益忻
本人在继续进行客户经济与“营消”商业模式研究的同时,近来又进行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种“双轨对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观点、随笔,现呈上博,同各位网友交流。
二、生活模式与商业模式
按照广义文化产业来定义、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出版、影视、音乐、绘画等。其特点,一是直接为体现、反映一种价值理念而进行的一种企业&mdas...
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模式“营消”化再造
——研究随笔(2008年12月—2009年1月)之一
本人在继续进行客户经济与“营消”商业模式研究的同时,近来又进行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种“双轨对接”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观点、随笔,现呈上博,同各位网友交流。
一、文化产业的狭义与广义界分
文化创意产业,不光是出版啊,影视啊,音乐、绘画等等。事实上,制造业、服务业等等中也都有文化创意,因而,亦可叫文化创意产业。因此,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应划分为狭义文化创意产业与广义文化...
冬泳中,中国啤酒“三国演义”晋级2 . 0?
文/管益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与青啤高层的推杯换盏;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与燕京啤酒老总们的来往,掐指一算,深沉浓郁的啤酒情缘已然带我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与中国啤酒无数个日夜的耳鬓厮磨,沉淀为今天自己都难以左右、无法释怀的关注与守望。正如我于前几天发表的啤酒类分析文章所言,中国啤酒三大家的战略重心,几经腾挪移转之后,似乎正在印证着我在“2009,中国啤酒竞争八大焦点”、“中国啤酒竞技,软实力差异化”、“SAB的中国谋略”...
SAB的中国谋略:“相夫教子”的深意
文/管益忻
二、“相夫教子”的深意
如果将SAB与华润创业之间的啤酒商业互动比作一场婚恋的话,那么,他们共同组成的家庭也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配合与默契,华创是男,SAB是女。仔细观察大型企业国际化之旅,不论是可口可乐与中粮的合作还是蔻兹(Coash)与香港俊思的合作,我们均可发现,除了少数的几个国际知名大品牌之外,在进入新市场——特别是进入中国这样一个最大新兴市场之际——寻找一位“称心如意&rd...
巴氏奶,刘永好的“新希望”!
文/管益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巴氏奶与常温奶占国内液态奶市场的比重,从1998年的8:2变为2007年的2:8;其中,2002年常温奶的销量首次超过巴氏奶,夺得国内液态奶市场55%的市场份额。2008年7月的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心里还充满着无奈,他竞要为数万元用以证明常温奶营养物流失的检测费而大伤脑筋。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刚过75天,引爆视听的三聚氰胺事件几近将常温奶阵营推进万劫不复的境地,巴氏奶与常温奶的市场份额急速地由事件发生前的3:7变为今天的倒3:7,即6.8:3.2。
不论如何,幸运之神的确...
SAB的中国谋略:“二”的智慧
文/管益忻
一、浅品“二”的智慧
一个“二”字,在中国的语境下有着诸多的含义,且每每令人侧目。在山东乃至东北人的语境中,“二”有着一种类似于“唬”、“傻”等类的鄙夷色彩;“二”在中国婚嫁历史上还有着偏
SAB,世界啤酒业界的第二名,华润雪花啤酒的第二大股东,虽然双双为&ldqu...
“营消”化:市场经济纵深行(之二)
2009·3·15答记者问
二、当前中国“营消”化九大新现象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记者黄志强(简称记者):您在博客中说,现在已经进入了“营消”阶段,它和“营销”的区别在哪里?
管益忻: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从过去的资本主导和公司主导阶段,进入到客户主导阶段。新阶段要求企业应从原先的“营销”转为“营消”。“营销”是以企业为主,而&ldq...
“营消”化:市场经济纵深行(之一)
2009·3·15答记者问
一、“市场化”纵深行亟待消费者主导
在2009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记者就消费者权益、消费市场的变化及消费与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企业管理学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记者黄志强(简称记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我国的消费市场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却时有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
中国啤酒竞技:软实力差异化
文/管益忻
有关国内啤酒市场格局的猜测从来没有间断过,但照着从产业集中度“三的法则”来看,国内啤酒业似乎早该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局面了。然,在今日格局下的三大家,谁想吃掉谁或者是打垮谁几乎成了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然,规律上的不可能并不等于现实中三大家就可安躺功劳簿,他们仍然需要为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作盘算着。在笔者看来,以软实力为战略出发点打造新型差异化优势,这将是王者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必定采取的行动。由是,我以为,从新型软实力切入之差异化的打造这个角度来谈谈个人拙见,应该是有意义的吧。
首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