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纪鹏

双顺差不利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金融风险
双顺差不利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何处去困惑国人,今闻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长811亿美元,呈现“双顺差”的消息,想起今年2月接受腾讯记者的采访文章《刘纪鹏:以调准备金率防通胀治标不治本》,今天读来仍然适用。摘取其中段落,在适当修改后,我把题目改为《双顺差不利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金融风险》,发此博客与各位朋友探讨。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24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
对创业板公平与效率缺失的反思
刘纪鹏:温和通胀利大于弊 外储过高是最大隐忧
收官之作的遗憾
2005年10月到2006年10月,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纷纷上市,而且均采用一步实现整体上市的模式,对此我当时明确表达了对这样的模式的看法。
2007年中国农业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造,我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农行改制模式要慎选。现在回首农行收官乃至整个四大行的上市,我认为农行上市方案中仍存在时机选择、地点选择和上市选择模式的遗憾。
一、 时机选择的遗憾
现在我国政策正处于集中的调整期,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更是愈演愈烈,国际上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也不乐观,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存疑、欧洲债务危机还在继续。
与此同时我国脆弱的资本市场仍然在2500点左右低...
紫金矿业“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资本人物》:资本学者看市场系列之刘纪鹏
编者按:2007年7月12日、13日、16日下午,应人民网、证券时报、全景网的邀请,我作为特邀嘉宾主持坐客人民网大型网上论坛--“崛起的中国需要怎样的资本市场”,与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及业内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全景网电视台《资本人物》栏目又就“资本学者看市场”相关话题采访了我,供朋友们欣赏。
链接如下: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bn/20070726/17182670.shtml
股市新文化理论初探
股市新文化理论初探
刘纪鹏
一、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七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后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象“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
国有股减持不应成为挤压泡沫的行政手段
为深交所“大非”减持事先披露叫好
为深交所“大非”减持事先披露叫好
如何制约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其持有股份解禁后的减持行为,一直是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一个焦点,因为这将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仅由于我国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这种现象随着未来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减持解禁股的行为对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这类股东的减持行为的规范监管是考验监管层的重要问题。
近日,深交所对《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备忘录第16号——解除限售》(以下简称“《备忘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备忘录》要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