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洪言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财务金融是伪命题还是真风口?


  近日,随手科技对外宣布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该融资由全球知名私募KKR集团领投,红杉资本、源码资本、凡普金科跟投。作为国内个人记账软件领域的领头羊,随手科技C轮融资的成功,也将“财务金融”这一概念带到大众面前。

  问题来了,什么是财务金融?时值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步入拐点期,创业者和各路资本都在寻找新的风口,财务金融会是这样的风口吗?

  财务金融概念背后的疑问,究竟哪些人在使用记账工具?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场景金融+科技金融模式,以场景为引流渠道,以科技为综合支撑,缺一不可。科技主要是数据和人才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资本&rdq...

Read more

消费金融:冰川之下的出身决定论


  自从消费贷火爆以来,每个人眼中都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消费贷印象:

  有些人看到了一片蓝海,有些人则看到了红海里的厮杀;

  有些人看到了普惠金融,有些人则看到了高利贷;

  有些人看到了行业暴利,有些人则看到很多机构在亏损前行;

  有些人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些人则看到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有些人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有些人则看尽了人性的贪婪

  ……

  是的,这都是消费贷,这个业务涉及的机构太多、链条太长,不同的人便有了不同的视角,看上去迥然不同的结论,也许都是对的。

  在本文中,不妨简单选择几个视角,分别来看看不同的消费贷侧面,更多...

Read more

消费贷款火爆真的是好事吗


 

  消费贷已经无处不在

  上周,连续见了几位创始人,有物流行业、医疗行业,也有高科技企业,大家聊的都是同一个话题,如何转型做金融业务,包括如何设计金融产品模式、如何对接资金渠道以及如何寻找潜在的股权投资者等等。

  也是在上周,为了研究一家平台的贷款产品,笔者注册了一个账户,接下来的几天,便收到了多条贷款申请的短信,清一色低利率、高额度、提现快的宣传语。

  还是在上周,做校园贷起家的趣店申请上市了,差不多的时间,有记者发现今日头条在悄悄招聘消费金融风控人员,聚美优品也上线了颜值贷。

  回顾这半年来,笔者见过很多不同行业的人交流消费金融的问题,有人工智能的公司...

Read more

比特币监管需要差异化思路


  近日,监管对虚拟货币领域先后出手,继泡沫式发展的ICO迎来监管大手,退市、退币、一切归零后,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市场,短暂企稳之后,也传来监管的消息。据财新消息,监管拟取缔国内虚拟货币交易所,而火币网、OKCoin币行等国内一线虚拟货币交易所也先后发布声明,虽然称“未接到监管机构的通知,也无法证实新闻的真实性”,但也表态会拥护监管的任何决定,并保护投资者资产安全。

  受到该传言影响,虚拟货币市场迎来大跌,火币网数据显示,9月8日当天比特币最高从29200元跌至最低23131元,跌幅高达20.78%,以太币则一度跌去23.3%。对市场而言,消息来...

Read more

ICO迎来监管大棒谁最受伤?


   近期,火爆且混乱的ICO市场如期迎来监管大棒。8月31日,互联网金融协会专门提示ICO风险,称“近期,各类以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名义进行筹资的项目在国内迅速增长,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形成了较大风险隐患”;另据财新报道,一场原本于9月2日举行的区块链盛会被监管(北京银监局)叫停,据称监管对ICO已经有了判断,相关文件拟于近期下发。

  笔者之前谈过,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哪里有风险,哪里便会有监管。ICO的泡沫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被纳入监管的框架并不令人意外,在本文中便不再详谈。我们换个角度,不妨展望下,ICO被监管本身...

Read more

人才流失、数量骤降,这会是P2P行业的未来吗?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P2P行业监管框架初定,行业步入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阶段。由于P2P平台数量众多、情况复杂,行业整改进度不达预期,为此又于近期进行了整体延期。

  有人统计,自去年8月24日以来,累计有900多家平台退出了行业,期间,行业内也发生了上市公司退出潮、超大型平台转型潮等,大家都在努力淡化P2P色彩。所以,值此《暂行办法》出台周年之际,展望未来,行业前景是怎么样的呢?

  1、平台数量加速下降,最终或剩一两百家

  从目前行业现状看,网贷数量仍然太多,竞争激烈,鱼龙混...

Read more

无现金是个文字游戏,认真你就输了


  近期,围绕无现金活动,争议不断,力挺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官方的定调更是引发舆论关注焦点。据媒体报道,央行近日下发通知称“最近一些地区推进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其中的一些宣传主题和做法干扰了人民币流通,社会反响较大,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误解”,并要求各地“抓紧行动,依法对不合适的提法、做法进行纠正和引导。”8月10晚,新京报独家报道称,该文件并非央行总行所发,相关要求由武汉分行做出。

  我们先不管这些,总行也好,武汉分行也罢,毕竟都代表监管的一种声音表达。在笔者看来,“无现金”三个字,...

Read more

网联上线提速,支付市场变局几何?


  媒体报道,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至此,网联上线有了明确的时间期限,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算是走到了历史尽头。作为第三方支付领域最重要的模式“创新”,直连模式的终结给支付市场带来新的变局。

  网联全称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与银联的功能属性相似,属于专门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统一转接清算服务的平台,属于四方模式,或...

Read more

互金巨头或纳入央行MPA监管,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日,互金监管再现升级信号,除了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延续了“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措辞外,8月4日晚间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的专题中,首次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一个月前,交易所合作产品被陆续下架,之后发生了陆金所“债转”风波和红岭创投清盘事件。那么,这次监管升级信号,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需要对系统重要性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两个词做初步了解。...

Read more

针对陆金所理财传言,大家究竟在慌什么?


  比黄金还贵的信心,去哪儿了?

  昨天(7月20日)晚上,一位在某大型资管公司就职的同学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咨询陆金所的产品规模,想测算下“如果监管加强,是不是能有一些钱从互金平台流出,流入其他市场,比如股票或者银行理财”。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真是个敬业的好同志,百万年薪不是白得的。

  不用讲,我这位同学也看到了那张在微信群里流转的截图。除此之外,身边的一些人也加入了赎回的行列。据北京商报统计,截止21日早间,陆金所债权转让项目明显增加,其中定期转让的项目已经达到388页,债权转让项目达1231页,累计转让项目数量过万笔。

  针对市场传言,陆金所及时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