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洪言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我为什么认为股权众筹是个长不大的行业?


 

  近期,关于股权众筹平台的“惨淡经营”再次引发了一些媒体的关注。有一些朋友问我的看法,其实对于股权众筹,我的观点一直比较明确,那就是这是个长不大的行业。原因有很多,根子还是业务模式的缺陷

  股权众筹在项目侧,主要服务于初创企业,一般是不容易从VC处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决定了项目本身的高风险属性;而在资金侧,主要对接缺乏私募股权投资渠道的个人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但资金量小,一般低于一百万,达不到认购私募股权基金的资质。

  项目侧具有高风险性,资金侧的风险承受能力又相对较低,所以股权众筹平台在进行项目端和资金端的匹配...

Read more

传统银行找对转型方向了吗?


  这几日,几家互金巨头和几家大型银行相继签署合作协议,在市场中赚足了眼球,有人甚至戏称金融行业步入“美苏争霸”的新阶段,好不热闹。不过,各行各业,传统巨头的转型向来不易,成功者寥寥。

  就商业银行而言,在行业周期的下行阶段发力转型,决策层固然有强烈的紧迫性,但似乎未找到明确的方向,而执行层则面临增长压力和人才流出的双重难题,一时也无暇顾及转型。在此背景下,开放合作,似乎便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转型的终点在哪里?

  在行业下行周期和新金融业态蓬勃发展的双重影响之下,对传统银行而言,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增长唯一正确的选择,但转型的方向是什么?终点又在哪里?似...

Read more

到底该不该投资比特币?


   随着比特币启动隔离验证和区块容量扩容的消息带来的新一波暴涨行情,再加上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点名只接受比特币“赎金”,比特币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

  这一次,和前几次一样,我们再次见证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资产的巨大波动,只是,这一次是暴涨。

  OKcoin币行数据显示,2016年12月31日,比特币收盘价为6791.82元人民币,截止2017年6月11日,比特币收盘价为20600元,涨幅高达203.31%,简直秒杀其他一切可投资资产。

  早在2013年12月,五部委出台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就明确把比特币界定为一种数字资产。对于这种可...

Read more

银联布局线下支付的三次尝试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6月2日起,在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手机以及扫码支付,均可享受6.2折优惠回馈。

  早在2015年双二十期间,银联联手20多家银行发布云闪付产品时,就一直在关注银联的这场线下支付场景的保卫战。回顾2015年推出云闪付至今,银联的策略经过了三次比较大的变化,每一次都更贴近市场,也距离在竞争中立足甚至扳回一城更近了一步。

  第一次,押宝云闪付,寄希望靠新技术取胜,但“输在”用户习惯上

  2015...

Read more

真假金融科技,该如何辨别?


  自2016年以来,金融科技开始替代互联网金融风靡国内金融圈,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互金企业要么转型金融科技企业,要么强调金融科技驱动,甚至直接改名金融科技企业;传统金融机构也快速跟进,强调大数据,强调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探索;关于金融科技的国际交流开始流行,央妈也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一时之间,金融科技已然成为金融界最热词汇之一。

  然而,现象的火爆背后,概念和界定的混淆、技术与业务的脱节、真假金融科技的泡沫等等问题便也愈发凸显,以至于,作为一个从业者不得不泼点冷水:大家悠着点,小心金融科技被玩坏。

  混淆的概念:技术?机构?还是生态?

  关注金融科技的朋友不难发现,你在不...

Read more

银联与银行力推便捷开户,用户为何就是不买账?


  近日,银联低调召开“银行Ⅱ类、Ⅲ类账户互联互通合作启动会议”,再次为银行间虚拟账户的互联互通鼓劲。早在2016年3月,五大行就建立了虚拟账户互联互通的联盟;之后,12家股份制银行成立了网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银行成立了跨省网盟。大家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便是打通银行间账户的互认互通,为银行账户虚拟化的发展扫清障碍。

  然而,问题在于,银行账户虚拟化正式落地已半年有余,从市场反应来看,远没有当初预期地乐观。去年《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发布后,笔者曾撰文《“三类账户”释放银行潜力,互金行业遭遇飓风来袭?》,非常看好银行...

Read more

大银行杀入校园贷市场想干啥


  早上刚上班,就收到几个记者朋友的微信,都是关于建行和中行进军校园贷业务的,想听听我的观点。我能理解大家的兴奋点在哪,毕竟,校园贷现在已经完全的“污名化”,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呢,这时候两家大银行倒是杀入市场,大大地出乎意料,与银行业尤其是五家国有大行一贯的谨慎、低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的重点不在于银行能把校园贷这个已经被玩残了市场做多大,而是背后的信号意义。事出反常必有妖,越是出乎意料,越要挖掘事件背后的隐含意义。在2017年金融体系“去杠杆、控风险”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的风险领域都在收缩,此时大行布局校园贷,只能...

Read more

银行与互金,谁的大数据更厉害?


  说到金融大数据,我们会发现有两类机构都在提,当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把大数据挂在嘴边、当大数据风控成为新金融的代表性模式时,被称作“传统金融机构”的银行业也坐不住了,站出来讲,银行业才是典型的大数据企业,银行内部有大量的数据,既有结构性数据,也有非结构性数据,只是没有把这个数据富矿更好地利用罢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银行与互金,所讲的大数据是一回事吗?二者究竟有何区别呢?

  差异始于自有数据的不同

  对于任何一类机构而言,其数据的构成都是自有数据+外部数据,外部数据则包括既公开数据,也包括第三方购买数据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照理来讲,外部数...

Read more

第三方支付能有什么风险


 

  第三方支付的三类业态

  第三方支付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所谓第三方,主要是区别银行的支付职能,所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官方称呼一般是非银行支付机构。从业务的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分为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三类,分别介绍如下:

  网络支付: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依托公共网络信息系统远程发起支付指令,且付款人电子设备不与收款人特定专属设备交互,由支付机构为收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活动。

  从具体牌照的角度,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四个细分业态。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支付机构,比如支...

Read more

金融领域未来的红利在哪里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可以制造的物品越来越多,每个个体都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不完的东西,一切都开始显得过剩,于是,人们的需求开始更多地反应自我价值和个性释放。这个时候,能够连接过剩的工业制造能力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企业便应势而起。

  过去十几年,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在商品消费上的个性化需求,诞生了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在大众信息获取上的个性化需求,诞生了诸如谷歌、百度等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在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诞生了诸如携程、滴滴、美团等公司。

  沿着这个清单往下列,自然还能找到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