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线性代数可以跟高等数学某些知识点结合出题吗?这种题考的可能性大吗?
答:从1997年修订大大纲以后,1998年开始基本每一年都涉及三门学科交叉命题的情况,这里头量不会太大,可以这样做。比如我们最简单线性代数里面的行列式,通过行列式可以定义一个函数,高等数学里头对函数所有考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行列式定义一个函数以后,把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概念、计算和高等数学考函数特性、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都会结合起来考。另外我们线性代数里头比如向量、矩阵、二次型这里头有可能都含一个随机变量,我们可以通过随机变量求概率问题,只要平常复习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没有必要特别复习。
8.老师为准备2004年考生提点建议,剩下几天能否有冲刺和质的提高?您认为线性代数中整个在哪里?学习突破点在哪里?
答:回答这个问题,对整个命题的考虑实际上我们的同学应该稍微清楚一下,我们涉及到这个题型是填空、选择、计算、证明,之所以这样设计有他的考虑,填空题就是考知识点,考试大纲要求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出题考你,但绝对不会是非常复杂的计算,所以不要期望哪个地方是重点,其实填空题往往在你认为不太容易出题的地方或者不会出题的地方,但是他可能会考一个比如简单填空题,我希望我们同学一定要全面系统复习。比如函数平均值的计算,这些都是一些应该说相对而言比较孤立的比较偏僻的一些知识点,但是会通过填空题考你。选择题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计算证明题考我们思维灵活性,我们应用已有知识的灵活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经常的把多个知识点在一个题里头体现出来。我自己感觉数学这块如果是我期望一天两天后有一个本质突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最后这段时间利用好了对于我们整个成绩保持稳定,甚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们有的同学一开始花很多时间复习数学,最后既有专业课又有政治理论需要背,以前数学复习的很多是不是可以稍微放一放呢?你要是一段时间不做题突然题出来做感觉很生疏,所以最后一段时间里面千万不要说我以前复习的不错我放一放,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数学题确实分值从100分提高到150分以后,对考研能否成功影响非常大。最后一个阶段突破和提高,通过模拟训练这是可以达到的,平时我们都是比较零碎的复习一个一个知识点,最后这个阶段突破提高在于能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模拟题,做模拟训练,做这个模拟训练就是我刚才说的应该在规定时间里头做,做完以后一定要归纳和总结。我希望我们同学每做一套题,每归纳总结一遍以后都能够有一个提高,你不断发现问题,实际上什么事情都是熟能生巧,所以我们编模拟题时候也有这个考虑,一般难度可能比实际考题偏难一些,第二覆盖面,第三把同学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都要挖掘出来,你能够很高的利用模拟题。我们设计15套题,我们希望同学一个月之内做完,所以最终全部做完了,而且每做完以后都按照我们设计的想法归纳总结,我相信我们同学肯定会有一个突破。还问到线性代数的重点,线性代数填空题我希望我们同学注意,谈不到重点和非重点,选择题考概念比较,考分析、判断能力,经常把似是而非的概念混合在一起,主要是概念之间一些细微差异你清楚不清楚,所以重点如果我们非要说重点,特别是大题,我认为还是比较清楚的,每年肯定会围绕向量和线性方程组考一个大题,第二个就是特殊向量,也会结合二次型考,这两块是考得最多的,其他地方不是绝对的出大题,但是相对而言你要说重点我认为这两块是最重要的。
9.请问关于实对称和非实对称在对角化时候选择变换矩阵有什么不同吗? 答:如果单纯谈对角化,实对称和非实对称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实对称矩阵本身就是普通矩阵,所以你单纯只要是对角化,你总是可以找到有关向量,然后构造出一个可逆对阵来,我都可以找他的特别向量,构造一个可逆矩阵,使得它们对角化。但是实对称矩阵比一般矩阵有更好性质,如果你把相同特征的向量对角化了,然后再把所有特征向量放在一起单位化了,那你这个时候会找一个可逆矩阵,使得对角化,而且这个可逆矩阵还可以保证是一个对角的。 10.请问老师代数占多少分值?
答:我们数学一、数学二代数分20,数学三、四是25%。
11.线性代数概念比较多怎样复习才比较合适?
答:作为概念性的东西,第一步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的含义,你单纯把这个概念背下来可能没有问题,都能够背下来,但是你真正要去理解它,或者去掌握它,数学最好的一个把握概念、理解概念的途径我认为就是做题,我们做题时候经常做不出来原因是由于我对概念没有很好理解,回过头来再看概念的时候,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就加深一步,通过做题把握概念是比较好的途径。 12.请老师押一下今年线代的题目。
答:数学题所谓的押题,数学出题形式非常灵活,所以应该说每一种情况它都可以联系起来出题,所谓这种押题也可以这样考虑,比如行列式计算可以不可以出题,你可以这样思考,结合矩阵运算考一个行列式计算问题,我们发现还可以用特征值考行列式计算,用相似矩阵考行列式计算,这种出题形式,到现在为止哪一些考过的,利用行列式知识考行列式计算考过了,是不是下一步没有办法考了呢?其实从出题形式来讲就是把矩阵运算结合行列式性质考行列式,再把它综合到一起考行列式计算,通过这种形式出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么考的,那就是比较新颖的题,本身出题形式五花八门的,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可以直接命题考的情况。至于这里头的数字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必要是固定模式,所谓押题从这种角度考是值得注意的。还有向量和线性方程组,整体会结合起来考一个大题,典型的是向量之间关系问题单独考,解方程组单独考都可以没有问题。还有一种表面考向量之间关系问题,实际考方程组解的问题。下一步会颠倒过来,表面上是先告诉你方程组解的信息,实际上考向量之间关系问题。还有一种考法就是把这两个知识点再结合到一起考,具体数据,具体就是哪一个题,我认为现在数学考试里头几乎许多这种情况,数学题太多了,我们这个地方不能一个个都写出来,但是我想你复习时候没有必要用这种方法复习,关键是复习的思路,数学从100分提高到150分,不是考你背哪一个题,而是考灵活运用能力,如何一个题都可以从多种角度变通,特别向量这块同样是类似的问题。基础情况我们要清楚,这里头有多个点出题,可以直接考向量问题,可以考相似矩阵问题,也可以考对角化问题,也可以结合特征向量,可以和前面知识行列式计算、矩阵计算,矩阵运算结合起来考,从这大块来讲两个点值得注意:一般考对角化判断问题,或者逆问题,这是很好的出题形式,还有一种考法就是把特征向量概念和我们行列式的计算和我们矩阵求秩,还可以通过考二次型,反过来如果没有二次型但是告诉你实对称矩阵,你应该思考能不能把实对称矩阵反映到二次型里。
13.数二特征值、特征向量是重点吗?
答:2002年考题第一次考,但是考的是最简单的。2003年考试时候难度增加了,考了一个对角化的问题,这是最核心的一部分,这部分肯定会考。重点还是放在我们矩阵的相似或对角化上面。实对称矩阵做要求了,但是实对称矩阵对数学的要求比其他数学考试低一些,这个地方要考也就是考你怎么把对称性矩阵变成对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