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反思录


                                                     民 企 反 思 录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含义。一方面,它是相对于具有制度垄断特征的国有企业而言的另一种经济成分;另一方面,它是“草根经济”的代称。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成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自身对于中国积蓄已久的国有体制的冲击。 
民营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它尽管“草根”,但是体制简单,产权明晰,而且权力比较集中。这种再简单不过的组织机构却造就一个又一个奇迹。比如“苏南模式”、“浙江模式”等。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好,我以为外在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一个好的外在环境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在当地的良性发展:我以为这主要得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很难想象的。对于这个问题,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积累,我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得力于当地政府的良好的配合以及一些宽松的政策。由于当前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各地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把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举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当地政府的配合越是到位,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就越快。其道理在供给学派的拉弗曲线里就有了比较好的解释。 
说实在的,民营企业对于政府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的损公肥私是分不开的。民营企业的原始积累,有时候很难想象,但是,它就是在那种极度的艰难的环境里完成的。也许当初它通过走私、行贿等手段,完成自身企业发展的原始积累。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于当地经济的支撑无疑是很大的。所以我很难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环境使得民营企业发展到这样的一个环节。我很难说,但是,我知道过去的发展肯定是建立的个人的创业以及自身的努力上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偷税和漏税等不合法的途径达到的。 
其二、不规范金融体制下的政策漏洞 
不规范的金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民营企业的初始发展。如果说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可以高达70%,甚至更高的情况下,它还可以不破产,那就是民营企业。但是,它之所以存在确实有其存在的理由。由于投资初期民营企业的很多投资实际上并没有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假注资。我们很难对这种情况进行仔细的探讨,但是,我知道,民营企业的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循环抵押和关联企业的相互抵押来达到自身的融资要求。你也许会很惊奇的认为为什么民营企业的负债主要是短期负债,而不是长期负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肯定的。我说有一定的难度。 
其三、企业家的个人魄力; 
企业家的魄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机会的拍板与否,完全在于其自身的魄力。这很关键。因为,民营企业基本上不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组织体制,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是一个集权制的君主政体。存在很大的专权性,因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民营企业的成功与否的前提,就在于其是否有一个比较有魄力能干的领导,这关系很大,否则这就很难说了。所以统计以下,民营企业的领导层,你可以看出其整体的文化层次不是很高,但是,他的领导人 的决策层次都是实战性的。有着很大的经验。 
其四、主要是一些小企业  
小企业有着船小好掉头的好处,所以,对于许多民营企业家来说,他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此,这样我们可以很认真的说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小企业。所以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要特点。 
   其五、特殊制度背景和政策空间下的适度繁荣 
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的存在和它自身赋予了在中国这个转型经济中的特殊意义。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樊刚的话说,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制度变迁的关注仅仅局限于一个分母的概念,实际上,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母民营企业的多寡,而不是分子国有企业的数量的大小。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围绕国有经济的转型走了很多弯路,但是现在,浙江和苏南经济现象的出现,实际上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默认与认可民营化的道路上走的更好。这也近几年里,中国官方和部分学者的一致观点。回过头来,仔细看看过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几个地方。可以说,无一例外,都是那些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其特殊的制度背景。正是在这种特殊制度背景下,民营经济有了其发展的可能。 
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自身的道理,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像一个在旷日的荒地上暴晒的野太阳,有其生机蓬勃的一面,也有其泼辣、疯狂的一面。值得注意的是,可能后者对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影响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