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影片《银河系漫游指南》以其无限自由的畅想、出其不意的搞怪和超高密度的快乐激起了很多人心中不可遏制的幻想的激情,但不是所有这部电影的爱好者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小说原著作者、英年早逝的科幻奇才道格拉斯.亚当斯惊世骇俗的“银河系五部曲”已经有两部被翻译成了中文,除了电影所改编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直译下来的译名应该是《银河系搭车指南》),还有一部更拉风的《宇宙尽头的餐馆》。在这部小说中,在宇宙中搭车漫游的最高境界居然是去一家矗立在时空寂灭的临界点上的餐馆,这不能不说是意外之上的意外,超越匪夷所思的匪夷所思。
幻想类的作品,无论是科幻也好还是奇幻、玄幻也好,其所幻想的最高境界通常要在“最高”两个字上费尽心思,通俗的套路不外乎在经历了毁灭与拯救、阴谋与光明、权力与自由之间的最奇险的斗争之后,把抽象的真、善、美的小红旗插在更为抽象的一个庞大的玩意上。但《宇宙尽头的餐馆》完全是“倒打一耙”或者杀回马枪似的路数,把幻想的最高境界出其不意地又拉回到了最具体、最可爱、最实用、最贴近人类这种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属性的事体(吃喝)上。这倒打的一耙在我看来具有如此强烈的“震惊效应”,是因为它提醒了我:再没边没际的幻想其实都是可以突然间回到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上来的,这种返回也许会让这些最普通的事物具有介于真实与传奇之间的令人蓦然抽抽的色彩。
前几天我遇上的一件事让我更加深信这种从幻想的制高点倒打回来的一耙所具有的震撼性质。那天我被一拨朋友临时抓去参加一个活动,他们告诉我这个活动是由台湾奇幻文化教父、《魔戒》的中译者朱学恒主办的。我想当然地以为,这哥们办的活动肯定和奇幻文学有关,我家娘子是个奇幻文学的骨灰级书友,抱着为她弄一套《魔戒》或者《霍比特人》的丑恶动机,我冒充媒体嘉宾跑去出席了这个本来和我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活动。
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活动和奇幻文学毫无关系,但是,却带着《宇宙尽头的餐馆》式的从幻想的高度突入熟悉事物的眩晕感。这居然是一个和我的本行——传道授业——有关的活动。原来,曾经在奇幻文化领域掀起高潮的朱学恒不做奇幻大佬已有时日,他从无休止的幻境里金盆洗手走将出来,转而从事一项叫做“开放性课程计划”的非奇幻事业。所谓的“开放性课程计划”,就是把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名校通过网络发布的上千门大学课程进行汉化并挂在网上供所有的中国人免费学习、使用的一个庞大的公益项目。
你可以说这个项目非常普通,因为它不过就是翻译、发布国外大学的优秀课件,是与奇幻离得最遥远的现实。但这个项目越看越具有难以言喻的乌托邦气质。朱学恒和他的志同道合者们完全是在从事一项规模空前的非赢利性知识生产和传播活动。“开放性课程计划”罗织了一个有着近两千人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自发的义工翻译组织,这些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分子分文不收,在业余时间本着“创作共享,天下为公”的理念正在翻译着横跨几乎所有的大学学科建制的课件。这个项目的确站在了幻想的最高处,在它的视野里,所有没钱接受大学教育、也没有足够的外语能力学习国外开放课件的中国人从此可以免费学到国外名校的顶尖课程,这些人的个人生活、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实力或许会因此而改变。这个项目同时又是从幻想的高度杀回到最最具体的事体中来的——每一门课程,从义工“认领”到初译、翻译、校阅、编辑、网络发布的过程都是最繁琐不堪的真实的劳作。
我被彻底震撼了。曾在奇幻领域里漫游的朱学恒说,他年纪轻轻就拿到翻译《魔戒》的巨额稿费,与其浪费在奢华的享乐上不如拿出来做点实事。道格拉斯.亚当斯为漫游中的阿瑟.邓特安排了一个很“实”的宇宙尽头:出售一种叫做泛银河系宇宙爆破药的饮料的餐馆。而朱学恒们的幻想的尽头比宇宙尽头的餐馆更加实在,他们免费赠给国人的东西——知识——也远比泛银河系宇宙爆破药更有爆破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