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与中国价值
——读《价值中国网的声音大了》随笔
崔长林
价值究竟是什么?笔者以为,狭义地讲,价值就是能够被别人承认,并且愿意维护其存在的。换句话说,只要能够被别人承认其存在的东西,都可以认定是有价值的。而从广义上讲,价值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换句话说,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只要它拥有属于自己能力的存在,就已经说明它拥有价值。
世界上就没有一种事物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无非有人认识不到它是存在的。至于说是否有人承认,并不影响存在的价值存在。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是存在的都是有价值的。为此,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我要说的是,只要是存在的,都一定是有价值的。
反之,凡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如果有人诽谤某种存在,说明这种存在的价值属性越发地大,否则有些人就不会对这种存在予以诽谤。如果有人诽谤价值中国,就已经说明价值中国的价值越发彰显。这是由于,对存在的诽谤也有价值。如把价值中国诽谤到国外,其价值就更大了。
因此,笔者以为,有人对价值中国进行诽谤行为的本身,是一件好事,说明价值中国这种存在方式是有价值的,而且也一定是,正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中。要不,怎么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这是由于,作为价值载体的能量物质,其总量是一定的。也就是说,由于价值中国获得了价值,必然影响他们的价值存在。所以,在无奈的情形之下,在没有更有价值的表达方式之下,自然会拿起诽谤的武器。
但是,它们却忘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诽谤别人的人自身不但获得不了价值,而且还会使自己本来所拥有的价值丢失。这是因为,诽谤别人,是反价值产生的过程,而当反价值与固有的价值相遇时,就会发生价值湮灭。但需要说明的是,湮灭的,不是被诽谤人的价值,而一定诽谤人的价值。
笔者认识价值中国,正值今年的九月,也就是价值中国遭到有些人诽谤的时候,说明价值中国遭到有些人诽谤是为价值中国创造了价值的。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属于价值中国的人们,应该感谢这些下决心对价值中国进行诽谤的人。可以肯定,在他们的诽谤过程中,价值中国被人关注的程度会越高。
中国的乒乓球,其水平被世界供认最高。可是,如果没有对手,那反而成了大问题,因为价值这种东西是需要对称的。于是,为了对称,中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承担起了为全世界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结果,不仅使中国自己的价值得以保持,也显示出中国乒乓球,在乒乓世界中的价值中的价值!
笔者以为,价值中国的价值并不在于中国人怎么说,而在于它在价值世界中究竟有多大价值。如果价值中国在世界价值体系中有一席之地,比如在价值中国博客中,有一个人——只有一个人就可以了——能够为咱们中国人获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价值中国的价值,就自然会被别人承认。
而到那时,“价值中国”就变成了“中国价值”。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价值中国与价值中国博客能够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或者说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即不但能为博客成立一个俱乐部,而且还能把价值中国创建成一个造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摇篮,而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国家却很缺乏价值。
人们应该承认,中国目前的这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申报机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似乎只有那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才有可能获奖似的,而根本就不管他们这些站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是否能够代表中国水准!更令人费解的,有些所谓大牌经济学家,自己搞不出东西,还担心别人会超过他们。
有人说“中国没有主流经济学”,我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缺乏主流经济学吗?否,回答一定的否定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给扼杀了!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不仅扼杀“主流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家”,而且还想扼杀能产生“主流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家”的媒体和网站。这,难道不是,有些人,为什么要诽谤,价值中国的原因所在?
有可能的话,我建议,价值中国应当改变目前这种与博客的关系,而应当把它改造成为,大学与教授的关系、研究所与研究员的关系。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以考虑,把一些有价值的博客的论文拿到具有世界性的科学刊物上去发表,或者为他们的文章出书、出版、发行,只要它们确实存在价值。
利益可以与价值中国分享。如果在价值中国上发表的文章,经过提炼后能在《自然》或《科学》刊物上发表,而到那时,价值中国不就变成了“中国价值”?也就更不要说,有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其实,这并非是什么梦想,而是完全行得通的事情。至少,价值中国应向这方面努力!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想,价值中国既不会忘了她的博客们,博客们也不会忘了他的价值中国。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的?只要价值中国能受博客的信赖,就足够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价值中国没有缺点,比如有人把这块园地当作免费广告牌,比如我们缺乏对文章的编辑、审核过程,这也就使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有了存在的土壤。但愿这些,在今后能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