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员:“木桶理论”来到我们中国有一定的时间了,很有权威的,申老师您怎么想到批判它呢?
答:
第一,本人是属于务实一类的人,在对待事物的客观上,我们一直强调“在学习理论时,都须先实践,后理论”。
第二,主观上同时要有反对崇拜权威的意志和精神,发现错误的,要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与纠正。
第三,当今策划行业素质参差不齐,实在看不下身边的一些公司是怎样被“忽悠分子”忽悠来忽悠去的,这类所谓的“医生式”的策划公司不但让企业老板深恶痛绝,而且是我们策划行业的“肿瘤细胞”,其实他们的那手好戏就是所谓的“木桶理论”的对企业的运用。
说到人员素质,例如:最近,我在某地电视上看到一位所谓的“国內专家”当地的讲课,系北京一流大学的特聘讲师,MBA学历,在当地的终端管理培训讲课中,口若悬河,起舞翩翩,并其中一段关键术语中,将呆(ai)滞货物,大声地多次读成呆(dai)滞货物,好在他人年轻,可以后好好学习,让人寒心,这样的中文水平也上讲台,真是误人呀!!!通过这一个小例大家从中对策划业中的问题也能“可见一斑”。
2. 学员:在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中的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请问申老师到底是否正确?
答:
我们如果单把它作为一种物理现象的外在表现,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理论来推广,不但要求从实践中来,而且必须要高于社会生活实践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理论和真理,否则只能称为一些零散的技巧和经验。
3. 学员:为什么它在物理现象里的正确,理论和真理上又不一定的正确呢?
答:
你们认为:理论和真理==物理现象吗?
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认为一是不等于,二是不可能直接地划等号。理论和真理的东西都很抽象化,不具体的,不象实际中的那样呆板,他具有通用性与灵活性。同一內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同一的形式又可表现不同的內容。
4.学员:申老师您可以举个“同一內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同一的形式又可表现不同的內容”的例子吗?
答:
例如:中国共产党初期在反围剿的“第五次失败”和“王明的单纯军事主义”——其实质就是“拿来主义”的最终结果,就是选择了苏联式的“城市包围农村”单纯的军事路线,“照办照抄”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最后吃了败战,损伤惨重,最后不得不踏上万里长征之路。闹革命不一定要按照兵书上写的说怎么打就怎么打,这也是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在的,就如他们所谓的“木桶理论”,仅仅停留在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上,重视形式,不注意內容,就是一种僵硬的观点和看法,就即便在所谓的“木桶理论”它那种情况下,我们打水与不打水,打多或打少水,是打满或打不满,怎么打水——是斜桶装还是正桶装水,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一句话:同一內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同一的形式又可表现不同的內容。
5. 学员:在您的文章中怎么会举有几个有名的政治历史方面的例子呢?
答:
在文章中举政治的例子如:战国“田忌赛马”和 “反围剿”等都是过去的历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让他更有说服力一些。其实政治本身就是经济的高级表现形式,或者说也是一种经济形式,故而,我们不能说他与经济是没有关系的,“万变不离其宗”,也是我所说的“同一內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同一的形式又可表现不同的內容”。
6.学员:如果我们把战国“田忌赛马”引申入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在其中又怎样理解什么是企业內部与企业外部呢?
答:
战国“田忌赛马”有名的典故。在这个典故中,田忌的三匹马分别都不如齐王,这里可以看作企业的內部实际情况。而齐王的三匹好马,我们可以看作企业的外部市场上竞敌情况。
7.学员:如果把战国“田忌赛马”引申入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对解决企业的问题有何参考性的帮助呢?
答:
针对田忌的三匹马分别都不如齐王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谋士先祖孙膑先生给田忌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都赢了。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
其实在其中已经暗示我们:凡事有得必有失,关键是得与失的多少,这需要我们权衡利弊,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8.学员:所谓的“木桶理论”其在实际中上,他们是如何人为地隔离了“木桶”与“水”二者的关系的呢?
答:
他们常常在谈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时,有时为了需要,又人为地撇开“水”与“木桶”。“木桶”与“水”二者的关系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联系实际或者说是一种企业內部与企业外部的相持衡的关系,我们不能老是盯着“木桶”,也要多看一看“水”的情况。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即便在所谓的“木桶理论”它那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用木桶专用于打水(可能装别的东西),打水与不打水,打多或打少水,是打满或打不满,怎么打水——是斜着桶装水还是正着桶装水,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同一內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同一的形式又可表现不同的內容。
9.学员:为什么所谓的“木桶理论”在中国也存在一定的时间,他是不是也应有他的合理性吗?
答:
在哲学里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合理。大家可千万不要误会其中大內涵和本质,例如:如今社会上的贪污腐化与犯罪盗窃等已存于世上,难道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吗?
存在就是合理的真正涵义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现象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表面化的外在反映。
10.学员:我们听说你写了谈所谓“木桶理论”的荒谬 一文,已被许多网站媒介转载,同时受到了许多同行的批评和挑战,甚至是恐吓邮件,是吗?你会继续写下去吗?
答:
是的,这一切都很正常的,我早已做好了准备,我也一定会继续写下去吗?做为一个商人也是人,要讲“商德”的同时也要讲“人德”,我一向的信念就是:做人先于做事,做事必先做人。
如果在行业中发现错误的,总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与纠正,不然一方面违背自己的做人宗旨,另一方面,也有背时代潮流的发展变化,会被落下历史的“罪人之名”。同时,感谢同行中能与我并肩作战和支持的朋友们,我虔诚地向您致敬!
(欢迎和您交流探讨观点,如需转载本文章,请先与作者申先生取得联系.并征得其许可,方可转载。申先生系资深一线营销实战和企业管理咨询专家,擅长市场策划与研究、品牌与媒介传播、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曾服务过国内外多家大型品牌企业和媒体,联系方式:E_mail:[email protected],QQ:36226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