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理学院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阐述有关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使学生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及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为其管理活动提供心理依据和新的视角,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二、       课程理念

 组织是通过人来培养人的机构。目前,在 组织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本课程力图通过研究“如何结合人的心理特点进行组织设计;如何应对 组织的工作压力;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实现 组织行为的合理、有效”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认识 组织的组织行为,根据科学规律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更科学、更注重人文关怀的组织管理措施,以求更好地实现 组织通过管理者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初衷。

三、       学习教材

本课程的基础教材为《组织行为学》,孙成志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四、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

为提升 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作有效性,使 组织更灵活、快捷,为加深学生对 组织的理性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   认知领域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按学习目标的要求,把握有关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个体行为、激励、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相关知识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学生领会、理解所学知识,将上述原理、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能力。

2、学生在 组织 工作实践中,在具体的组织情境中应用上述原理的能力。

3、学生针对 组织管理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分析组织要素(领导、结构、文化、环境等),分析相关关系(如 组织结构与 组织行为合理性, 组织领导方式与组织行为合理性的关系)的能力。

4、学生在对个案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为组织个案的问题解决进行设计、规划的综合的能力。

(二)   情意领域

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增强个体角色意识,形成有关 组织系统的价值观念,养成对 组织的积极态度。

(三)   行为领域

使学生能把对组织的积极态度落实到行动,适当根据组织目标调试自己的行为,完成好个体的角色,并积极为组织的工作设计、文化营造、变革发展献计献策。

六、课程教学在认知领域的具体要求层次

本课程的在认知方面的具体教学要求设为如下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应用。

了解:指对组织行为学各章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能够较准确的描述;理解:指对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应用:指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并能结合组织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解释、分析和论述问题。

七、课程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学

(二)积极组织学生讨论

在教学时应适当鼓励学生结合工作、生活体验展开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深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四)   案例教学

组织学生通过“熟读案例、抓案例重点内容、抓案例与所学理论的联系、回忆并阐述所学的有关理论、利用有关理论分析本案例、总结与结题”等环节,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必要时给学生建议“点出案例主旨以破题、相关理论阐述、利用理论分析案例、总结与结题”的答题思路。

通过案例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领会、分析、综合能力,以帮助其更好地把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 具 体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情 况

 

    

章节重点、难点及作业辅导安排

学时

 

 

3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特征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章节重点、难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特征

3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有关人性的假设

章节重点、难点:有关人性的假设

作业辅导安排:相关案例分析

3

第二章个体行为

第一节人的行为分析

第二节个体理论与人的行为

章节重点、难点:体理论与人的行为

3

第三节气质、能力

第四节知觉与行为

 

3 

第五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第六节职业生涯设计

 

作业辅导安排:相关案例分析

3

第三章激励

第一节

 

3

国庆节

 

3

第二节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

第三节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章节重点、难点: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

作业辅导安排:相关案例分析

3

第四章群体理论

第一节群体理论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章节重点、难点: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3

第三节群体决策

第四节人际关系

 

3

第五节群体沟通

第六节信息沟通

作业辅导安排:相关案例分析

3

第五章领导行为

第一节领导行为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特性理论

章节重点、难点:特性理论

3

第三节行为理论

第四节权变理论

 

3

第五节领导行为理论的前沿发展

第六节领导的有效性

作业辅导安排:相关案例分析

3

第六章组织行为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组织设计

 

3

第三节工作设计

第四节工作压力

作业辅导安排:相关案例分析

3

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3

案例回顾与总结

 

 

复习

 

 

考试

 

 

第三部分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模型、模型的结构、变量;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理解: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四种人性假设的基本含义。

应用:人性假设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组织的特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的特点;人性假设在 组织管理中的意义和应用

学习内容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二、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三、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人性假设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个体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个性的含义和特点;气质的含义、特点和类型;能力的含义和差异;性格的含义和差异;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的含义、知觉的效应;价值观、态度的含义及特点;职业生涯的含义及特点。

理解:平衡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管理者职业的性格特征;管理者职业能力;管理者态度的特点、管理者职业生命周期理论。

应用:管理者管理中的知觉效应、管理者态度的转变;管理者成长阶段的管理建议

学习重点:平衡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管理者的性格、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管理中的知觉效应、管理者的态度、管理者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管理者成长阶段的管理建议

学习内容

个性理论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一、管理者的个性

二、管理者管理中的知觉效应

三、管理者态度

四、管理者职业生涯设计

第三章      激励

教学要求

了解:激励、需激励的过程、管理者需要的特点、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要、动机、目标、挫折、强化、归因

理解: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挫折理论、管理者的心理挫折的来源

应用: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和与之相应的激励方法

学习重点:激励的心理过程、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管理者需要的特点、管理者的心理冲突

教学内容

激励理论在 组织管理上的应用

一、管理者需要及其管理

二、正确认识管理者工作成绩的原因,帮助管理者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

三、管理者的心理挫折及其管理

 

第四章      群体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群体、非正式群体、群体规范、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群体凝聚力、士气、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冲突

理解:群体结构、群体决策方式、影响群体工作绩效的因素、管理者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应用: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功能、人际关系的原则,管理者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学习重点: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因素、群体决策及其方式、管理者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教学内容

群体行为理论在 组织管理上的应用

一、 组织人际关系

二、管理者的人际关系

三、师生关系

四、管理者的工作群体---教研组的建设

第五章      领导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领导、领导者、领导者的权力、职权、权威、职业成熟度、权力的种类

理解:领导方式理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菲德勒的权变理论、权力模式

应用:权力、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领导理论在 组织里的应用

学习重点:领导者的权力、校长的权力和管理者的权力模式、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和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及其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

领导理论在 组织管理上的应用

一、 组织里的权力

二、 组织领导者应具备的个性品质

三、有关 组织领导者的领导风格的研究

四、权变理论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组织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管理层次、管理跨度、 组织、 组织系统、组织文化、 组织冲突的两重性

理解:法约尔有关组织的管理原则、权变组织理论、压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 组织的特点、 组织的功能、组织的结构模式、 组织结构的新发展、管理者工作压力的来源与缓解

应用:能分析案例中的 组织文化的内容结构,能对 组织文化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方案;能分析案例中对组织冲突的管理策略。

学习重点:

直线――职能型 组织模式的特点;扁平化 组织的含义、要求和优势; 组织文化的内容及建设;组织冲突的管理策略。

学习内容

组织基本原理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一、 组织的基本问题

二、 组织的设计

三、 组织文化建设

四、 组织的内、外部的环境

五、 组织冲突

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的价值观、80年代以来组织变革的趋势、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柔性化、 组织知识管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理解: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备的特征、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 组织行为的合理化、组织变革的内容、 组织的柔性化、学习型 组织的基本特征

应用:能结合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的合理性;能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学习重点

学习型 组织的特点及构建

组织变革与发展原理在 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一、 组织行为的合理化

二、 组织变革

 

董全亮

2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