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坦诚对话的处事风格,就能处理好下一个原则:言之有物地激励销售员。要想之有物地激励销售员,远景规划要清楚地表述三项内容:价值,即企业的信念;目标,也就是销售员之所以来公司工作的理由;使命,指企业力图实现的宏愿。价值可以激励销售员;目标给予销售员一种成就感;使命则给销售员提出了挑战。
一个表述清楚的远景既要有豪言壮语、能激励销售员士气,也要包含具体实在的内容。
世界最大的商业印刷商当纳利(R. R. Donnelley)公司的领导们也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意识到远景规划应包括的两项内容的。他们也曾为企业的价值和目标下了不少功夫,但总是起不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经过思考,他们决定在远景中增加一条,即作为一个收益达60亿美元的企业,他们要争取在2000年前使收益达到100亿美元。这一目标激励了当纳利所有的销售员,他们都将它作为自己的目标。
一个强有力的远景可以简明、直接了当地表述。整个流程可采取以下4个行动步骤:
第一步:首先跟企业高级经理人开展一系列讨论。充分研究你所罗列的企业价值并形成企业目标。清楚地说明企业的使命或者企业唯一最重要的努力目标。
第二步:将企业的远景规划传达给全体销售员。通常,有必要根据销售员的意见做些修改。
第三步:要求企业每一个部门回答:他们能为实现远景规划做什么贡献?
第四步:由上至下身体力行,努力贯彻企业远景规划。
5.摒弃假困局
企业的远景指导着销售员的日常工作。为了让销售员在工作中能做出正确决策,你必须向一些假的困局挑战。
首屈一指的企业及其经理人决不会自陷于两难困局之中,而是致力于把困局变成双全的机遇。
在很多情况下,经理们总是在两难困局中做选择,而不是极力开拓新的机遇。这就是经理和领导之间的区别。在经理的眼中,他们把一系列的情境看成是两难困局中的选择;而在领导眼中,他们看到的却是新的可能性。
解聘富余的销售员和培训急需的人才并不相互矛盾。提供模范的顾客服务和争取盈利之间也没有什么困局可言。企业在创造优秀的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为企业健康的发展进行长期投资。你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你必须迅速做出良好的决策。你可以在全球各地发展,但是你的运作方式仍然能够满足每一个当地市场的需要。
工作中也会出现一些个人的两难困局。譬如,经理们认为,他们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必须对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又感到有必要为销售员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工作环境。其实,他们根本不必做这种选择。
如果你能接受这样一个概念,即你能够超越两难的困局、创造两全的机遇,那么你可以按以下方法去做:
首先,找出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两难困局。让销售员找出他们难以决策的最主要的选择项。然后,鼓励人们寻找途径,将这种选择变成两全的机会。
6.领导
不论哪一层次的企业销售经理,都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确定明确的目标、培养销售员的信任感以及创造可观的效益。让我们对这三点依次进行讨论。
销售经理可以通过动员销售员参与决策过程来明确企业的方向,也可以通过下达指令进行管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行之有效。但回避这一问题则是行不通的。
销售经理要培养销售员的信任感,可以向销售员表明企业所确定的目标是合理的,各部门的举措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的。销售经理的成功在于确定高标准的业绩,要求销售员积极行动去创造业绩,同时对实现目标的销售员要给予奖励。
关于销售经理艺术,有一条极为重要,但常被人误解。尽管企业行政总监必须做销售经理,但是销售经理艺术不能局限于一把手一个人。将经理培养成销售经理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设计一套自己的销售经理艺术培养计划。
百事可乐公司的Roger Enrico(恩利科)就是这样做的。公司行政总监Wayner Calloway(加乐威)担心,如果没有精明的销售经理人员来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公司多年来以两位数增长的经营业绩就会面临滑坡的危险。他找到百事可乐公司发展迅猛的Worldwide Foods(国际饮食公司)的主席恩利科。
恩利科口述了一份50页的实用资料作为销售经理艺术培训计划的基本教材。培训班每次只有9人参加,脱产培训5天。接着,受训人员利用90天时间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所在的部门。最后,参加受训的经理还要利用3天时间进行交流总结。
除了举办培训班外,你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企业进行有关销售经理素质的教育。
明确要求所有经理人的行为都要合乎销售经理人的标准;
要求每一位经理人清楚地向其下属讲明所在部门长远来说以及在第二年有什么任务,最重要的三个目标是什么;
制定业绩评估办法以测定经理人在工作中销售经理才能的等级。
实施以上6条原则是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求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正因如此,看到许多经理在背离管理基本原则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感到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