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随笔:神侃“反客为主”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计是"反客为主",小侄女看了这四个字,似懂非懂,堂哥打电话给我,她就抢过电话问:姑姑,什么叫反客为主,我答:这个计策其实说的就是你爸你妈的故事,你爸认识你妈,后娶了你妈,最 后夺了你老爷的家产,此为反客为主也。说过之后,有些后悔,虽然小侄女长的与我有几分相似,但终究思想单纯,讲这样的例子怕有误导倾向。所以特意去了书城,想看看能否有所收获。

  书架上摆着杨明之写的《正说唐朝二十帝》,在看李渊李密这一段时忽然有了灵感,遂有戏说之邪念,并非篡改历史,仍以历史为据,只想雅俗共赏,好在回寄的家书中给小侄女一个更好的答复,让小侄女对反客为主有更健康的理解,也同时奉于诸位期友,做为炒单后的笑谈,并能从中领悟其深层含义,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能随机应变,反客为主。

  话说隋炀帝大业三年秋,李渊联系了突厥兴起义师。半路遇雨不能行军,正在郁闷之时,收到线报,说魏公李密率数十万名众,数了隋炀帝十大罪恶,并以"办证"广告的密度布告了天下,公然开始起兵反隋。

  李渊听到这一消息后,大吃一惊,"竟然有人和我想的一样,最要命的是他人马比我多,广告也做的比我好。"

  他儿子李世民道:"造反广告做的好,不如打仗计谋好。李密现在人多势众,我们暂且不能与他对着干,不如联络他一下,也可免去我们的东顾之忧。"

  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于是找来了秘书长温大雅给李密写了一封信,希望和他结成同盟一起造反。李密回信倒是挺快的,不过信的内容就比较让李渊吐血了,虽信里表达了愿结为同盟的意向,但李密却自称为盟主,并让李渊骑着马亲自到河内签定盟约,而且路费自理。

  李渊父子两个看了这封信,都特别火大,骂李密足足骂了半个时辰,骂累了之后李渊清醒过来了,便对李世民说:"好累吧,停停先。现在李密觉得天下他最大,即便我亲自去和他订立盟约,他将来也说不定单方面撕毁协议,我们现在正进军关中,如果回封信问候他全家并画上一对伸出来的中指倒也解气,只是又会增加一个敌人,倒不如我们暂先忍忍,让我们表现低调点、谦虚点,让李密先顶着河洛一线的隋军,到将来我们壮大了,他和隋军拼到都伤的差不多时,我们再上去砍他,这样岂不是很好?"

  于是回信给李密,大意:现天下大乱,需有一人出来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李密您额有朝天骨,眼有灵光,实在是神仙下凡的相貌,虽然我泄露天机会遭报应,但我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您就是那个拯救世界的人,人民need you,社会need you,国家need you,我对您表示真心的拥护,只希望您当了皇上后能继续让我当唐王就行。李密收到来信,开心到想要唱歌,立刻答应了李渊的要求,东边有李密顶着,李渊可一心一意挥师西进。第二年,隋炀帝挂了,李渊自立唐高祖,却说李密也很顺利,所到之地攻城略地,节节胜利,打到最后只剩王世充一人了,李渊派李世民、李建成带兵来东都说是来帮李密忙。可每次打仗,他们不是拉肚子就是摔断腿,后来李密不理他们了,自己带兵去打仗了,进了马圈才发现所有马都换成小毛驴,害得李密久攻东都不下,还中了两次埋伏,最后虽胜但十万大军糟蹋到只剩两万,他就率这两万人去投奔李渊。

  路上李密想:"李渊这么崇拜我,我去了以后李渊会不会吵着要签名呢?给不给他签呢?算了,如他好好招待我,我就给他签一个吧……"

  可谁知他去了后李渊却对他爱理不理的,俨然忘了当初信里的肉麻话了。李渊只给他封了个光禄卿的闲职,所做的工作类似于猪八戒取完经后被封的"净坛使者",另外又赐了一个刑国公的称号,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实际意义。李密对此非常失望。

  李渊:"我看李密心里好象很不满,我们得想个办法安抚住他。"

  李世民:"父亲,您怎么看出来的?"

  李渊:"他每天倒出来的太太口服液的盒子就说明了一切。不如把舅女孤独氏嫁给他吧。正好孤独氏也那么孤独。"

  李世民:"啊!包办婚姻不好吧,将来生活会很不幸福的。"

  李渊:"傻瓜!我们这是古代啊,都是包办的,而且自由恋爱的下场都会很惨的,你看梁山伯和祝英台,多凄惨!再看看未来的自由恋爱,结婚就是奔着离婚去的。婚姻和恋爱不一样啊,儿子。"

  李世民:"啊……,父亲,我明白了!"

  ……

  李渊在此正是利用对手弱点,乘隙插足,扼其要害,而后渐渐削弱之,所以对于我们的投资而言,要想在在价格战中出类拔萃,千万不可同市场对着干,在趋势已定的情况下,要以小我看市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才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