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感化与策略感化应形成合力


 

        社会感化与策略感化应形成合力 


                         
    袁炳涛逃亡四年,2005年2月22、23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州夜航》连续播出了两期特别节目《抉择》,《神州夜航》节目主持人向菲成功开导一名在逃杀人犯辜海军投案自首,而袁炳涛正好听到了这期节目。在节目播出一个月后,袁炳涛在北京自首了。

    陕西省礼泉县的果农袁炳涛就是被“绿帽子”压的杀了人。他的妻子是县政府招待服务员,与本所职工陈增辉公开乱搞。袁炳涛被“绿帽子”压的不堪忍受,一个平时连鸡都不敢杀的人终于拿起刀把给他戴绿帽子的陈增辉捅死了。

    舆论几乎都站在袁炳涛边。有的说,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有的说,他杀人肯定心里也有苦衷。有的说,很理解,很气愤,但觉得太冲动,还是不值得,人离了谁都能活。有的说,那个女子应该杀,她不管孩子,不管家里老的少的。有的说,作为死的那个家伙,有点太过分,媳妇霸占了,还把人家男的来一回打一回,作为谁来说一冲动可能干出那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男人最怕戴“绿帽子”。袁炳涛还是有忍耐性的,他说:我的意思我说,我什么都没看见,这句话我的意思你能听懂吗,我就是让他走了算了,大家不要正面冲突,你给我留个面子,我给你留个面子算了,结果他不走。但是我下去,又在搞,我给你打了几架,你这样的脸面你都不给我,你两个想睡觉,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吧,你给我的脸,起码的脸要给我。    

    袁炳涛杀人只为戴“绿帽子”,他能投案自首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州夜航》感化了他。如果,都要象中国之声那样,把投案自首工作做的那样好,好多在逃人员主动投案自首,国家不须要花费许多大量钱和警力去追逃,中国之声的投案自首的感化工作做的很成功,既体现了舆论感化的威力,又为国家节约大量钱和警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看到的投案自首的袁炳涛还是带着镣拷,关进大牢。这说明:公安部门的自首之门还没有真正打开,如果能敞开自首大门,一些犯罪分子主动投案自首,好多社会不安定的问题就能自然解决,安静和谐的社会就会早一天到来。

   社会感化与策略感化应形成合力。如果,公安部门能配合社会上的感化工作,对投案自首的,在归案、移送、关押上都有一套具体“宽大”的策略,(例如:是否在归案、移送时可以不戴刑具,是否在关押上搞一个比监狱“宽大”的《投案自首模范训教大队》场所。)使投案自首的与硬捉拿归案的受到不一样对待,处处体现看得见的“宽与严”,使犯罪分子能看到弃暗投明确实是一条光明大道,肯定会有更多的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反之,投案自首与不是投案自首都一样,谁还去投案自首呢?

   再说了,袁炳涛杀的人并不是什么好人,而是一个硬给别人绿帽子戴的坏人。袁炳涛能投案自首说明他有了一定觉悟,就不要关他,他要是想跑,他就不会投案自首。

  袁炳涛投案自首的目的还是想能享受到宽大政策,既然有投案自首的宽大政策,就应该让投案自首享受到宽大政策。投案自首与捉拿归案应该区别对待,区别对待不仅是政策而且是策略,区别对待的策略感化比社会感化的作用更大,公安部门应当发挥区别对待策略感化的强大威力。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