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字代表成功了一半 给孩子起个好名字
——如何进行品牌命名?
张金荣 叶如金
好名字是获得成功的最好保障。
——里斯·特劳特
名称,决定了你的定位。
——张金荣
一个企业最怕的是:“站错位置,排错了队”
——张金荣
当我们花高价吃金蒂巧克力的时候,我们谁指导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当我们穿贵了好多倍的暖倍儿时,又有几人去了解它是否韩国品牌?当年疯狂购买V26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知道它不过是国人包装的一个暴利产品?……
当我们看到长虹徘徊在国门内,海尔却在国外攻城掠地;壳牌、美孚在国内高屋建瓴,长城、统一却挣扎在三线地区的沼泽地里无力自拔;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大兵压境,国产手机全线收缩……这都说明了什么?
名字,决定你的命运!
有人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那是对工业品,对艺术品的说法;对市场上的商品,则是世界的才是中国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脑白金要挂上美国的技术牌子,波导要和法国手机研发厂商联盟,V26也吹嘘自己是美国减肥第一品牌,奥曼汽车也要拉德国Man做挡箭牌,……润滑油行业更是洋气十足,美国的、加拿大的、中东的、英国的、新加坡的,最让人可笑的是还有越南的,小小的越南能有什么品牌,拿这个也来中国混?!
为什么我们非要扯“洋”皮抗大旗呢?不能自己给自己做个国际品牌吗?
让人欣慰的是,终于有觉醒的企业了,让笔者称道的是上海的莱茵石化,以独到的眼光,注册了莱茵润滑油这一商标,用德国的莱茵化工来给自己的品牌背书。借用了德国的一贯形象,还借用了世界500强莱茵化学的概念支撑,给企业的运作带来无行的优势。
如今润滑油行业,摆明的事实是做国产品牌只是找死,做假鬼子是等死,只有创立大概念、大品牌、高档化、规模化才是生存的唯一之道!
品牌的命名,是运作品牌的第一步。这正如扣扣子,第一个扣子扣错了,所有的都会错!我们要做的是,扣好第一个扣子!
一、品牌命名的三大准则
1)、符合营销的要求
1、可以暗示产品的利益。做的好的品牌,都有好的名称,如BP润滑油,代表了“来源石油,超越石油”;壳牌的Shell则表明了石油的来源——贝壳;嘉实多则暗示了“优质”、“实惠”、“多值”的意思。相反,如SK,则让人无法了解其含义;道达尔Total,除了有“统计”的含义外,实在找不到其它的解释;埃索Esso同样的面临这个问题。
2、具有促销、广告、说服的作用。如笔者参与的润滑油品牌“诺贝尔”的命名,就具有让人自然联想的功能;同样的如上文的莱茵石油,也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而笔者接触的诸如海力、合力、丹弗、润佳、阳光之类的油品,则注定了其狭义的内涵。及时统一这样知名的企业,也注定了无法走出国门,无法冲击高端市场。
3、可以形象化标识,便于传播
壳牌的贝壳,醒目大气;BP的太阳花,寓意深刻;而有的企业品牌,其传播符号却是牵强的很,有个企业的标识是个动物,猛一看还以为是个臭虫呢,花花绿绿的,制作十分不便;有的企业搞个英文名字,却没有任何含义;还有的干脆是品牌的拼音,干脆露出了“狐狸”的尾巴;还有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打哑谜一样。
4、与公司形象、产品形象吻合。
昆仑的标识据说是朝阳初生,但笔者怎么看都是“日暮夕阳”,因为昆仑山肯定是在西方,而且昆仑山绝对是中国的山,而其太阳的符号,怎么看都有壳牌的痕迹。虽然昆仑具有垄断性的资源优势,但其02年的起名之始,就已经决定了其至多走中档市场,虽然近三年来,廖国勤不断的在央视上冲击,但得到的还是一个中低档次的品牌概念。曾经在04年把价格调整到了国际品牌的价格,但没有坚持30天就轰然倒塌了。
高端市场,并不代表价格太高。
我认为,做高端市场是让高端用户用自己的油,而昆仑却自以为高端就是价格高了。
2)、独一无二
命名时不但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同时还一定要区别于市场竞争对手,独一无二,具备个性。这对企业命名实在是个难题,润滑油行业现在有4000多个厂家,8000多个注册商标,要想不重复、独特可谓难题。许多企业就开始打擦边球、走捷径,比如品牌叫金孚,企业叫美国美孚投资有限公司,可谓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典型;其它的还有河北的埃克索,就是想和埃索挂钩,沾光;类似的还有江苏的路路达、上海的艾美斯、广州的壳牌、山东的加德仕、石家庄的新壳……
如果自己都是典型的短线操作、圈钱,或许会获得一时的利益,但更多的是得不偿失。经销商没有傻瓜,消费者也不是盲从。
3)、容易上口、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具有时代感
如壳牌的Shell本身就是贝壳的意思,体现了石油来源于贝壳;BP的来源于石油,超越石油,配合其典型的Logo“太阳花”,完美的表现其内涵;嘉实多Gastol,则蕴含了质量上佳、实惠之极、超凡多值的意思,配合其动感十足的Logo,把润滑油的功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方面,做的好的例子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