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杜乐勋等主编《中国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操作技巧》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出版
金华三院静悄悄的裂变
在今天的浙江省乃至整个医药界,不知道广福医院的人很少,但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它有何与众不同。应该说广福的亮点是它进行的那场国退民进、股份制合作的产权制度“革命”,即民营企业浙江广厦集团重组国有公立医院金华市第三人民医院。
金玉良缘
医院收购的“潜规则”使资本游弋于医疗领域实际上存在一种尴尬:一方面,好的医院,如三甲医院,经营状况普遍不错,没有融资冲动,但资本又对这类医院十分偏爱;另一方面,像二级、一级医院,有融资需求,有的还处于生存困难状态,但资本对其兴趣不大。
而广厦集团与金华三院是如何突破这一“潜规则”的呢?
2000年,浙江民企广厦集团控股了浙江省金华市第三人民医院,即广福医院的前身。紧接着广厦还将投资2个多亿,使其成为浙江及周边省市肿瘤医疗中心。医院经过改制,现已成为一所以诊治肿瘤为重点的股份制医院,从而结束了金华城区无完备放疗设施的历史。这是全国首例民企控股公立医院并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典范,当时在全国医疗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金华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家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市级全民所有制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结核病防治专科医院之一。医院在职职工200人,离退休人员32人,核定床位200张,年业务总收入718万元。和众多的国有医院一样,三院过去一直过着旱涝保收的日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华三院面临着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短缺、机制不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医院经营面临很大困难。自1995年6月起,金华市全面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决议,将结核病归口到了杭州市防疫站管理以后,医院的门诊、住院人数急剧下降,医院举步维艰。为了寻求新的市场优势,深化机构改革,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决定对它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重组成一所新型医院。
经过多方考察和权衡,他们最后相中了浙江广厦集团,希望借助广厦的机制优势、资金实力,对三院进行股份制改造,达到双赢的目的。也许医疗行业熟知广厦集团的人不多,但在财经界,广厦集团可是声名显赫。作为在改革大潮中崛起的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广厦是建设部推荐的全国建筑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集团在水利、煤电、房地产、传媒等领域都有非凡的业绩,正逐步实现着产业多元化的梦想。创业20年,集团资产达140亿元、职工3万余名,如今正在从“经营房产”向“经营城市”跨越,市场遍及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在美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十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建有分支机构。
在2003年《东方企业家》评出的民营上市公司100强中,广厦集团综合排名第57位,净利润排名第25位,市值排名第36位,远远高于太太药业、用友软件等著名企业,同时它还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之一。广厦也曾荣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全球资讯榜栏目,上榜理由是,在浙江籍富豪中广厦集团的总资产和集团董事局主席楼忠福的人气分别位列第16名和第32名。
而广厦集团当初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接下金华三院的呢?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厦集团董事局主席楼忠福说:“我一直认为,积极投资、捐助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拓宽企业发展领域的需要,也是企业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这可能是广厦集团整体受让金华三院的初衷。
从广厦集团实施的产业多元化战略来看,广福医院无疑将会是它又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它投资和进入一个新领域最好的切入点。广厦集团涉足医疗产业当然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回报,它还应是一个理性的战略投资行为。再加上三院公立医院的身份,对于广厦这样一个急于踏进医疗行业的“门外汉”也具有诱人的魅力。
广厦楼忠福表示:“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一定要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决不能存有私心,急功近利,更不能有乘机捞一把的思想和做侵犯职工权益的事情。”广厦选定改制方案坚持三“不”原则:当地政府不支持的不搞,大部分职工不同意的不搞,无市场前景的不搞,并坚持民主,不搞暗箱操作,当时在金华三院职工大会上经无记名投票,同意改制方案的赞成票达百分九十以上。由此,三院顺利改制成为了一所肿瘤专科的股份制医院,改名为金华广福医院。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杨泉森曾就此事对媒体说:“从我们浙江省情况来看,现在关键就是要能够引入这种新的竞争机制,打破原来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
从产权下手
2002年的一个夏天,浙江医疗界爆出一条几乎让业内人士震惊的消息:浙江省级医院普外科腹腔镜技术学术带头人、刚从浙江省人民医院调浙江省肿瘤医院任副院长之职的裘华森,突然跳槽到广福任院长。像他这样的省级专家跳槽到民营企业。
而今这位“新闻人物”、广福的掌门人在记者眼里显然已不是传统概念和意义上的院长和专家了。在他那间气派的办公室兼起居室里,他的有关经营改革方面的高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技术、资金、人才是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跨越的,但制度是不能跨越的。” 在他看来,医院应对危机的能力涉及诸多因素,概括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即医院所有制的优劣与医院管理制度的优劣。而这两个方面的逻辑顺序应当是所有制第一,管理第二。
裘院长说:“三甲医院,虽然每年收入不断增加,楼房一栋栋地建,设备不断更新,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效益好,主要是吃了国家大锅饭。这些医院的改制只是时间问题。目前,财政拨款逐年下降,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已由1990年的25%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我经常对那些医院讲,早改早主动。”他认为传统医院没有紧迫感,既不需要,也不会为自身去寻找市场,也不需要考虑医院所需要的各项投入,但现在不考虑不行了。
公立医院的改制难点主要是产权。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医疗机构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可以说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医院集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整体转让、委托经营等。裘院长认为,这些改革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但多数做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产权不明晰所带来的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
裘华森说,国家将从一部分公立医院中退出。那么退的速度和范围究竟如何?退了以后怎么办?目前还没有一套规范政策。再者,就是做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如果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为营利性医院,不享受税收和医保优惠政策,生存或许就存在问题。保持非营利性可享受系列优惠政策,但非营利性医院利润不能分配,资本方如何盈利,如何退出?第三,职工身份问题。公立医院职工大多是“国家人”,改制后,没有以前的身份,会产生抵触情绪;第四,资本真实意图。某些资本并不想真正把公立医院通过改制发展起来,仅想投入一点钱,包装好上市赚钱。他无奈地说:“目前存在许多障碍,需要时间来解决。”
金华三院的改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99年12月29日,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决定对三院实施大手术,中国广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受让金华三院,三院改制重组为广福医院。
改制第一步是明晰产权,由广厦集团一次性买断;第二步是组建新医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民营医院。具体操作办法是广福医院由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持股会、自然人三种形式共同出资组建,其中职工持股6.2%,自然人持股21.8%。广厦集团通过资产重组,以72%的股份控股医院,总股本为3000万元。作为主要出资人,广厦集团承诺,在3年内,向改制后新建的广福医院投资1亿元,医院按照“三级甲类肿瘤专科医院”标准建造,5年内完成总投资2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创出品牌,达到“北有万杰,南有广福”的目标,把医院建成立足金华、面向浙江及周边省市,覆盖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集医疗、康复、预防、科研与教学功能于一体的肿瘤防治中心。原三院在职职工全部由新医院接收安置,在总净资产中计提职工保障金586.375万元,以后医院职工属非正常调动解除劳动合同者,由新医院按规定付给补偿金。离退休职工全部剥离,从总净资产中提取248.21万元,由社保部门托管。
在管理上,广福医院对外服从行业管理原则,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服从属地管理原则,进行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内部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管理,确保所有者相应的权利。股东大会是医院最高权力机关,并成立医院董事会。医院管理制度为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医院实行经营班子、中层干部、一般员工三个层面的全员责任制。院长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主持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拟定医院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组织实施医院年度经营计划,制定医院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医院的具体规章,提请聘任或解聘医院副院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聘任或解聘应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以外的管理人员,医院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裘院长认为金华市第三人民医院整体出让有着特殊的积极意义,首先产权改革有效地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高效利用。虽然三院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经营了40多年后的今天,总负债1530万元,不包括土地的净资产为负38万元,加上126亩的土地价值后,净资产为1376万元。如果按照原有的体制继续经营下去,三院的负债会越来越多,成为政府的包袱。广厦集团整体受让后,按有关政策提取了职工的社会保障金、离退休人员的托管费、职工货币化分房基金796万元,支付了土地未付款239万元,并承担了三院530万元的债务。出让后收回的国有资产,又重新配置到了预防保健等领域,符合政府的卫生投资方向。广福的产权制度改革还有效地促进了卫生行政部门从“办卫生”到“管卫生”的职能转变。
产权明晰后,责任自然就得到了落实。改制后,医院上下人人成为医院的股份持有者,“连股、连利、连心”,促使职工树立起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广福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还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且激励分明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广厦集团的财力支持,医院在资金安排上也有很大优势,购买了很多先进设备。机制灵活了,医院在引进人才上也不拘一格,广福的技术实力迅速提高。现在医院尽量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做法相衔接,比如做手术,医院现在基本上是三天之内就进手术室,十天左右就出院,就是让病人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在收费上,医院提出“上海的先进技术、金华的收费标准”的理念。据介绍,目前广福的收费在省内同行中是较低的,只有杭州大医院的60%左右。改制一年来,医院的病人增加50%,效益也同比增加近50%。
广厦要将三院建成一流的专科医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新医院的建设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裘院长希望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不戴有色眼镜或以姓公姓私的框框来看待广福。政府的政策目标管理不应仅仅是提高医疗机构的绩效,而且还应该保证一定的社会公平性。这一切的改变都有赖于国有医院管理思维的转变。
体制改革虽然带来了新的医院风貌和两个效益的明显提升,但也碰到了一些难题。现在广福医院作为民营医院,其性质仍为非营利性社会公益事业单位。金华市政府办246号文件中承诺“对广福的人才引进,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积极支持,允许合理流动”。裘院长说:“我们已经根据有关要求履行承诺,而政府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我们迫切希望在人才引进方面,能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倾力相助”。据悉,原金华三院职工及从事业单位引进的人员,是按事业单位缴费标准缴纳养老保险金,但其退休待遇却不能与公立医院一致;另外从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在为其办理养老保险时,引进之前的工龄却不能被“视同缴纳”处理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医院将陷入人才流失、人才难以引进的恶性循环中。这恐怕也是大多数改制医院所遇到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已成为民营医院发展的瓶颈。
广福策略
浙江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民营经济活跃。广福医院顺利开张时,投资人给医院制定的经营目标,是在3到5年内,将这家投资2.8亿元的民营医院建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而实现这个目标,在一般公立医院通常需花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广福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医院,按规定所有股东包括广厦集团在内,都是不能够分红的,那么广厦集团投资广福的真正动机何在?裘院长解释说:“在国务院下发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非营利性医院在运行5年后,投资者可以自愿选择非营利性医院或营利性医院。从目前医院的效益回报速度看,前3-5年是不可能回收成本的,广福医院可能要8到12年才能产生回报。以后如果有利润时,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医院现在为非营利性医院应该是明智而合理的选择。”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杨泉森也曾表态:我们对非营利性民营医院,有一条很优惠的政策,就是给他们五年的发展期,这五年里边让他发展,到第五年的时候,如果要改为营利性医院,那么这五年的经济效益全部归出资人所有。
这无疑给类似广福这样的民营医院吃了一颗政策定心丸。据了解,除金华广福医院外,绍兴博爱医院、华宇医院和正在兴建的宁波明州医院等,整个浙江地区民营投资一亿元以上医院超过20家。
重组后的广福凭什么与公立医院竞争呢?
裘院长称,目前省级医院的病源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县、市。这其中也包括金华地区的病人。去年,金华地区医疗消费总额是二十几个亿,但金华地区本身只得到十多个亿,也就是说将近十个亿的医疗消费流到了金华地区以外。如果这些病人回流,这个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增长,何况我们的目标是设定省级医院的标准,因此只要我们的技术达到省医院目标,老百姓不会舍近求远。
医院计划从人才和管理入手,用三年时间在当地与公立医院平分医疗市场。去年广福医院的医院业务收入4505万元。今年广福医院将实现7500万元,明年将突破一亿元,实现医院收支盈亏平衡。
现在广福医院做一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收费只有4000元,但公立医院却收6000元或者8000元。在降低收费吸引普通患者的同时,广福也将目光瞄向高收入患者。医院推出了五星级酒店式的阳光病房,并向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发展阶段往往采用适当低价的政策吸引病人,但低价政策却被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不正当竞争。问题是民营医院在初级发展阶段能否给予自主的适当低价格政策。
美丽的N种含义
现在,广福医院已经是浙中西规模最大、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保定点医院。
广福的美丽,其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可以和任何一处高档建筑相媲美;其内部的管理,标榜的是一种新的医疗服务理念,可以让任何一位患者感到看病也可以是一种惬意的消费。
“美丽”还可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虽然医院是肿瘤专科医院,但是前来医治感冒、发烧、头痛等小毛病的病人也很多。是什么吸引了这些病人?“帮助每一个病人找到最合适的医生”、“开药方不取药,在广福不会遇到冷眼”、“比住在家里还舒服”——服务是吸引病人的不二法门。
广福的今天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更是得到了同行的肯定。2003年10月13日在重庆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究会》中,广福模式成为会议的热点,被誉为“中国肿瘤医院”中的一匹黑马。据悉,此次研讨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省级肿瘤医院的院长和全国一批著名医院的肿瘤专家参加了交流,广福是唯一被邀请参加的市级股份制医院。
美丽还可以用数字来阐述。2000年底,医院门诊、住院人次以及业务收入分别比改制前的1999年提高了143%、157%、248%。截止2003年11月底,医院总资产:28329.05万;业务收入:4050.21万元;其中药品收入:1849.78万元、医疗收入:2152.35万元;业务收支结余:—1771.93万元;每门诊人次费用:152.46元;住院床日费用:398.80元;平均住院床日:16.26天。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家新组建的民营医院,这些成绩是不错的。虽然在业务收支上还是负数,但相对于庞大的投资,似乎就微不足道了。
浙江省副省长鲁松庭在视察广福医院时曾给予高度评价:广福医院的改革方向是对的,它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符合改革的发展方向,符合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他说,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要形成国有为主、民营补充、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广厦是一家有眼光的企业,在参与卫生医疗机构改革方面带了个好头。(孙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