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中国铁路告急


             春运,中国铁路检阅

   由于中国人有着浓厚的思乡情节,因此,每年春节期间总会有大量的人员在国内流动,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返乡探亲的民工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出门旅游的游客。总量在700万左右。由于民工较多,因此,一些中西部省份如;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等每年均有大量的返乡民工,这些民工一方面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为打工所在地的省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返乡集中在春节前的10几天,因此,一方面要承受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浮的成本,而且在春运期间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为出行做准备。

    铁路部门具有浓厚的国有垄断背景,铁路国有,铁路部门是很大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产权不清晰,信息不对称,权责不匹配等问题,在铁路部门依然存在。由于经营铁路的只有一家企业——国家交通部。因此,在铁路市场化的运作方面,还相当幼稚。目前仅有的价格听证会也是在舆论的多年的压力下的一个妥协行为。每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均在国家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常是20%)浮动,但是私下里的黑市交易一般要达到50%,甚至到100%。这些主要是由于黄牛的炒作,但是,话说回来还不是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尽管国家对倒卖火车票的行为屡用重典,但是,低下交易从未停止。这里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黄牛胆大妄为,另一方面,显然是铁路部门内部出了问题,以权谋私,寻租情况存在,不然,这个低下市场也不会如此严重。另外,部分火车站在春运期间兜售过往列车的车票,但是,在一些民工比较多的省份,列车往往严重超员,但是,其他地方却仍然在兜售当列火车的票根,致使部分路径车站很多旅客上不了车。这在目前铁路售票联网的情况下,很难理解。也许更值一提的是,旅客在无法上车的情况下,当地火车站的退票处依然收取20%的手续费或者在换车的时候并不结算多交的车票钱。由此可见,目前的铁路部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二:服务质量较差,铁老大思想依然存在;三:火车票低下市场严重;四:铁路部门的寻租行为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铁路部门现有的运作状况必须打破铁路部门现有的垄断格局。笔者建议;对铁路部门进行重组,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民间参股,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落后的国有行政格局。提高铁路部门的服务质量;放开火车票市场价格,引进竞争机制,对各铁路局进行股份制改革,强化利润导向和市场竞争。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向民间开放政策空间,让民营企业开办铁路运输业务,引进战略投资者,活跃铁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