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你的记忆,打中你的钱袋――美国营销大师罗泰尔·拉派尔
杨莉藜,《华盛顿观察》周刊第32期,2005/09/07
在美国,不管是用惯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洗涤用品的主妇们,或是喜滋滋地开着PT漫游者(PT Cruiser)的白领们,对谁是克罗泰尔·拉派尔(Clotaire Rapaille)可能一无所知,然而一个确凿的事实是,他们的钞票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拉派尔的钱袋。因为宝洁公司也好,还是克莱斯勒公司(Daimler-Chrysler)也罢,都是拉派尔的老主顾。
营销大亨拉派尔
从纽约市区驱车一小时,有一处林木苍翠的公园,附近散布着不少近乎古迹的豪宅。其中一座法式结构、意大利式、大理石地面的建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宅的主人就是拉派尔。
拉派尔原是法国人,有心理学和人类学双料博士学位,当过法国驻尼加拉瓜的文化参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美国士兵的接触带给拉派尔童年美好的回忆。1983年,他终于移民美国,开始了他辉煌的美国梦。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拉派尔终于以其独创的营销术征服了美国。美国的《财富》杂志上榜的100家大公司中,有50家都曾经是他的客户,其中包括福特汽车公司、AT&T、IBM和波音公司。他的身价虽然比不了比尔·盖茨,但是也算得上富豪级人物。只需看看他装满了古董的古宅,年岁小他一半的漂亮太太,戴着雪白手套的法国男仆,停满各色高档汽车的车库,就可以大致猜出。
拉派尔的营销大法不像传统的广告推销术,拿了自己的产品信息,逮住人的眼睛耳朵使劲儿往里灌。“顾客没那么笨,这种方法即便有效,也长不了,”拉派尔在采访中如此评论道。拉派尔的方法首先是要分析人们做出选择的心理动力,然后让产品广告和产品设计不偏不倚地去触发这种动力,从而撬开顾客的钱袋。这种营销术的心理学基础,主要建立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特别是荣格(Jung)的原型(archetype)理论之上。
一次记者在采访拉派尔时问他道:“确切地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拉派尔答道:“我问‘为什么人们做他们做的事儿’。”他的回答机智得拗口,但却一语道中他的工作性质。
顾客用“内脏”买东西
原型论和推销术,乍一看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拉派尔的成功正在于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理论关联。拉派尔认为,一个人决定购买某一种商品主要是受潜意识中的“印记”(imprints)的影响。印记位于人脑中的爬行动物脑区(reptillian brain,控制基础知觉的功能),也就是说,顾客购买商品的心理动力其实是一种很原始的冲动,来自于某种事物和某一个体的原初记忆之间的关联。《纽约时报》在描述拉派尔的理论时,用不无刻薄的口吻说,按照拉派尔的观点,顾客购买商品的决定是通过“内脏”做出的,而不是通过大脑做出的。
拉派尔曾这样解释“印记”这一概念:“你学习任何一个词语,比如‘咖啡’、‘爱’、‘母亲’等等,总有个第一次。学什么都有个第一次。第一次理解的时候,你就把词语的意义在大脑里留下了印记;你把该词语的意义和大脑里的既有信息建立了联系,终生都会使用这种联系。这也就是说,每个词语都有一个与大脑关联的通道,我把它叫做‘码’,一种大脑里的无意识编码。”
那么这种“码”对于商家打开顾客的钱袋子有什么意义呢?拉派尔接着说:“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不管是记者、电视、媒体、营销商——要想打动对方,运用这种无意识编码是至关重要的。要是你不知道这个热键,那就只好瞄准顾客的新皮质脑,不过你得诉诸于价格、质量之类的东西,拿理性的东西来说说服顾客。”
宝洁公司的Bounty纸巾原来的营销方案只强调这种纸巾擦试得干净这一点,而拉派尔的方案则建议将女招待露西(Rosie the waitress)的形象换下,代之以持家的母亲形象。这样做的理由是,宝洁纸巾的消费领域主要是家用,在人们的记忆原型里,女招待和家之间没有天然联系,改换成母亲则可以触动妇女们的记忆热键,作用于她们照顾家庭的原始知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拉派尔还帮助宝洁麾下的福杰仕公司(Folgers)的咖啡品牌进行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促销活动。要在人们的童年记忆里找到咖啡不是一件容易事,拉派尔笑道:“哈,有意思!两岁的时候,你还不喝咖啡呢!那你对于咖啡的记忆是什么呢?对了,是咖啡的香味!”咖啡的芳香能激发美国人对于家的甜蜜记忆,基于这种想法,拉派尔认为销售咖啡的最佳策略不在卖咖啡,而在卖咖啡的记忆。
拉派尔的营销大法不仅仅是在广告上兜圈子,更重要的是他向产商提出方案,让他们在产品设计中就贯彻他的营销理念。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发现,美国妇女都希望她们的车有一种温馨、安全感,而男人则喜欢那种硕壮的外观。于是,在拉派尔的帮助下,他们的新款汽车PT漫游者出炉了,外观威风凛凛,内部则处处体现出家的温馨。波音公司的梦想787(Dreamliner 787)也曾经参照拉派尔的理念,从窗户的设计,灯光的布置,都让乘客有一种家的舒适感觉。拉派尔是波音公司为数不多的顾问之一,公司希望通过他的理念重塑美国人对于飞机旅行的想法和感觉。
击中心理热键,政治与商业同理…
拉派尔并没有只把他的这套理论局限在撬钱袋上。按照他的说法,交际中处处都用得到这种诉诸原始情感的方法,因此媒体要赢得受众、候选人要赢得选票,都可以采用拉派尔的营销大法。
拉派尔说,布什和克里相比更能触动美国人的心理热键。
布什有个农场,闲来邀上三五好友在那里喝喝啤酒,骑骑马,这和美国人心目中的家的原型很吻合。哪个美国人回顾过往数代人家里没有个马呢?克里住在卡罗拉多州价值五百万美元的豪宅里,喜欢滑雪,这让人感觉更像是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克里该穿得更朴素些,别脱了昂贵的外套,就是昂贵的衬衫,让人看着一身的富贵气。他该去凯马特(Kmart)零售店买买东西,再买个农场经营着。去当地的酒吧喝喝酒,听听真正的美国人都在讲什么,想什么。
拉派尔侃侃而谈,可惜那时候大选结果早已出笼,没有人知道他是早有神机妙算,还是事后诸葛亮式的马后炮呢?
杨莉藜,《华盛顿观察》周刊第32期,2005/09/07
|
营销大亨拉派尔
从纽约市区驱车一小时,有一处林木苍翠的公园,附近散布着不少近乎古迹的豪宅。其中一座法式结构、意大利式、大理石地面的建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宅的主人就是拉派尔。
拉派尔原是法国人,有心理学和人类学双料博士学位,当过法国驻尼加拉瓜的文化参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美国士兵的接触带给拉派尔童年美好的回忆。1983年,他终于移民美国,开始了他辉煌的美国梦。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拉派尔终于以其独创的营销术征服了美国。美国的《财富》杂志上榜的100家大公司中,有50家都曾经是他的客户,其中包括福特汽车公司、AT&T、IBM和波音公司。他的身价虽然比不了比尔·盖茨,但是也算得上富豪级人物。只需看看他装满了古董的古宅,年岁小他一半的漂亮太太,戴着雪白手套的法国男仆,停满各色高档汽车的车库,就可以大致猜出。
拉派尔的营销大法不像传统的广告推销术,拿了自己的产品信息,逮住人的眼睛耳朵使劲儿往里灌。“顾客没那么笨,这种方法即便有效,也长不了,”拉派尔在采访中如此评论道。拉派尔的方法首先是要分析人们做出选择的心理动力,然后让产品广告和产品设计不偏不倚地去触发这种动力,从而撬开顾客的钱袋。这种营销术的心理学基础,主要建立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特别是荣格(Jung)的原型(archetype)理论之上。
一次记者在采访拉派尔时问他道:“确切地说,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拉派尔答道:“我问‘为什么人们做他们做的事儿’。”他的回答机智得拗口,但却一语道中他的工作性质。
顾客用“内脏”买东西
原型论和推销术,乍一看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拉派尔的成功正在于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理论关联。拉派尔认为,一个人决定购买某一种商品主要是受潜意识中的“印记”(imprints)的影响。印记位于人脑中的爬行动物脑区(reptillian brain,控制基础知觉的功能),也就是说,顾客购买商品的心理动力其实是一种很原始的冲动,来自于某种事物和某一个体的原初记忆之间的关联。《纽约时报》在描述拉派尔的理论时,用不无刻薄的口吻说,按照拉派尔的观点,顾客购买商品的决定是通过“内脏”做出的,而不是通过大脑做出的。
拉派尔曾这样解释“印记”这一概念:“你学习任何一个词语,比如‘咖啡’、‘爱’、‘母亲’等等,总有个第一次。学什么都有个第一次。第一次理解的时候,你就把词语的意义在大脑里留下了印记;你把该词语的意义和大脑里的既有信息建立了联系,终生都会使用这种联系。这也就是说,每个词语都有一个与大脑关联的通道,我把它叫做‘码’,一种大脑里的无意识编码。”
那么这种“码”对于商家打开顾客的钱袋子有什么意义呢?拉派尔接着说:“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不管是记者、电视、媒体、营销商——要想打动对方,运用这种无意识编码是至关重要的。要是你不知道这个热键,那就只好瞄准顾客的新皮质脑,不过你得诉诸于价格、质量之类的东西,拿理性的东西来说说服顾客。”
宝洁公司的Bounty纸巾原来的营销方案只强调这种纸巾擦试得干净这一点,而拉派尔的方案则建议将女招待露西(Rosie the waitress)的形象换下,代之以持家的母亲形象。这样做的理由是,宝洁纸巾的消费领域主要是家用,在人们的记忆原型里,女招待和家之间没有天然联系,改换成母亲则可以触动妇女们的记忆热键,作用于她们照顾家庭的原始知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拉派尔还帮助宝洁麾下的福杰仕公司(Folgers)的咖啡品牌进行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促销活动。要在人们的童年记忆里找到咖啡不是一件容易事,拉派尔笑道:“哈,有意思!两岁的时候,你还不喝咖啡呢!那你对于咖啡的记忆是什么呢?对了,是咖啡的香味!”咖啡的芳香能激发美国人对于家的甜蜜记忆,基于这种想法,拉派尔认为销售咖啡的最佳策略不在卖咖啡,而在卖咖啡的记忆。
拉派尔的营销大法不仅仅是在广告上兜圈子,更重要的是他向产商提出方案,让他们在产品设计中就贯彻他的营销理念。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发现,美国妇女都希望她们的车有一种温馨、安全感,而男人则喜欢那种硕壮的外观。于是,在拉派尔的帮助下,他们的新款汽车PT漫游者出炉了,外观威风凛凛,内部则处处体现出家的温馨。波音公司的梦想787(Dreamliner 787)也曾经参照拉派尔的理念,从窗户的设计,灯光的布置,都让乘客有一种家的舒适感觉。拉派尔是波音公司为数不多的顾问之一,公司希望通过他的理念重塑美国人对于飞机旅行的想法和感觉。
击中心理热键,政治与商业同理…
拉派尔并没有只把他的这套理论局限在撬钱袋上。按照他的说法,交际中处处都用得到这种诉诸原始情感的方法,因此媒体要赢得受众、候选人要赢得选票,都可以采用拉派尔的营销大法。
拉派尔说,布什和克里相比更能触动美国人的心理热键。
布什有个农场,闲来邀上三五好友在那里喝喝啤酒,骑骑马,这和美国人心目中的家的原型很吻合。哪个美国人回顾过往数代人家里没有个马呢?克里住在卡罗拉多州价值五百万美元的豪宅里,喜欢滑雪,这让人感觉更像是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克里该穿得更朴素些,别脱了昂贵的外套,就是昂贵的衬衫,让人看着一身的富贵气。他该去凯马特(Kmart)零售店买买东西,再买个农场经营着。去当地的酒吧喝喝酒,听听真正的美国人都在讲什么,想什么。
拉派尔侃侃而谈,可惜那时候大选结果早已出笼,没有人知道他是早有神机妙算,还是事后诸葛亮式的马后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