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所处的年代不同,我总想了解一下自己的父亲,想了解一下他当年所处的年代以及历史背景。这个问题我常与他提起过,但是他很快地把话题转移开,他受的苦已经算够多的了,他不想让自己过惯幸福生活的儿子知道自己当年的生活状况,这些都是母亲告诉我的。我与母亲平时很多话说,但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我们一般都是在下棋,其它的事情我们很少讨论。我一直都很怕我的父亲,虽然他只有我一个儿子,但他对我却是非常的严肃。他的年代已经过去,他不想我们知道那个年代的历史,每当我问起时,他总是说,我那个年代早就过去了,那是个不值得怀念的年代,你过好你的现在就已经足够了。尽管如此,我还是从别人的口里了解了不少。
五岁时
我父亲有七兄妹(当时为了毛主席的号召:人多力量大,还可以超英赶美……),父亲排行第四。这个时候的父亲,正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他光着脚,穿着一件有几个补丁的短裤,上身光着,手里拎着一个小篮子,跟着大人在田地里干活,捡落在地里的稻穗。到可能吃饭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大碗跟着大伙一起去盛饭……吃完了以后,牵起牛就往山上走……那时候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就连小孩子也是一样,大人就更不必说了,饭还可以吃饭。这些事情是一位老人告诉我的,他平时经常在我家里坐,我很喜欢小时候的父亲,因为他是最勤劳的,干什么事情总是争着干,而且他的年纪也是差不多最小的。
然而这个时候的我,我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手里拿着不同的玩具,心里想着打哪个伙伴玩。那时候,我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他们都很疼爱我,无论我要什么,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这也可能是农村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所造成的。这时候的我,无忧无滤,无牵无挂。就连吃一口饭也要母亲喂到口里才肯张开口吞下去,如果少了一些菜,就不吃饭了。这个时候的我,心里永远装着幸福二字,但我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会去找别的小孩打架,给父母添麻烦。
十岁时
这年时候的父亲,一边上学读书,一边为家里干活。我记得父亲曾经跟我说过,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什么都没有,管全家十个人的生活,当时他的大哥好像正在上大学,还要有额外的开支,日子过得真的不容易,如果少干一天,就有可能没有饭吃,所以大家每天都要拼命地干活,父亲的工作就是负责放牛,每天都必须要把三头牛养饱。
十年前的我,背上背着书包,手里拿着玩具,口里含着糖果,心里想着放学后如何去玩,去哪里玩。这时候的我,从没有担心过有一天会被饿死,也一直都没有想过家里的食物以及平时用来买零食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我更没有想过,父亲平进不在家里,在干些什么。我只知道每天只要等到晚上,母亲就会给我明天的零用钱。
十八岁
父亲的十八岁是一个特殊的年龄,这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好,可是凭着本班第二的成绩,却没有机会上大学,我听说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爷爷不是什么干部,所以父亲不能上大学。这个问题我一直都不敢问父亲,怕引起他的回忆。这时,他作出了另外的一个决定:当兵!他的身体素质不错,报名,体检后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应征入伍了。四年的军营生活给了他很大的磨练,也是他人生路上最大的转折点,因为以后的一活中很多很苦的工作他也会不哼一声地把它完成。
十八岁的我,正是读高二的时候,当时的我还是一个街边的小混混,不知道天高地厚,跟着一帮意气兄弟,每天晚上在一些酒吧上过日子,这的酒量也是当时练出来的。有时还争着帮兄弟出气,和别人打架。那时候我租房子在学校外面住,因为我很讨厌学校的生活以及制度。我喜欢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而且那个年龄正值草样年华,对浪漫有一种向往,拍拖也是少不了的。那个时候的我,每月的生活费一般都要五百元左右,哦!不是,是不会左只会右的。就是因为高中太有钱了,和一些兄弟花得起,玩得起,得以落到今天只得在这样的大学校园里呆。不过,能够大学已经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如果我当时不是对大学还有一点向往,可能我现在已经加入打工一族的行列了。
现在,父亲老了,我还年轻。我真的想去体验一下父亲当时的生活,体会一下没有钱花,就连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的生活是如何过的,体验一下父亲的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所以上到大学以后,我一直都在不停地提醒自己,现在的生活好过了,还得艰苦奋斗,不要忘记前老一辈同志的生活环境与条件,正如我的父亲。
这篇文章我很想让我的父亲看到,我想让他知道,他唯一的儿子懂事了,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在2006年元旦这一天,我给父亲发了一条这样的信息:“爸,这些年来你辛苦了,等我读完书后,我一定会让你安度晚年,这是一个儿子的承诺!”我不知道他看了这条信息后是怎样想的,我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固执,而且不爱表露情感。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文采只是写了一个儿子与父亲不同年代之间的比较,我也希望现代的年轻人能够多与我们的父母沟通,多想一下我们父辈以前的生活,能够多体会一下自己的父母,也许有一天你们会发觉他们过得并不容易。
五岁时
我父亲有七兄妹(当时为了毛主席的号召:人多力量大,还可以超英赶美……),父亲排行第四。这个时候的父亲,正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他光着脚,穿着一件有几个补丁的短裤,上身光着,手里拎着一个小篮子,跟着大人在田地里干活,捡落在地里的稻穗。到可能吃饭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大碗跟着大伙一起去盛饭……吃完了以后,牵起牛就往山上走……那时候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就连小孩子也是一样,大人就更不必说了,饭还可以吃饭。这些事情是一位老人告诉我的,他平时经常在我家里坐,我很喜欢小时候的父亲,因为他是最勤劳的,干什么事情总是争着干,而且他的年纪也是差不多最小的。
然而这个时候的我,我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手里拿着不同的玩具,心里想着打哪个伙伴玩。那时候,我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他们都很疼爱我,无论我要什么,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这也可能是农村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所造成的。这时候的我,无忧无滤,无牵无挂。就连吃一口饭也要母亲喂到口里才肯张开口吞下去,如果少了一些菜,就不吃饭了。这个时候的我,心里永远装着幸福二字,但我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会去找别的小孩打架,给父母添麻烦。
十岁时
这年时候的父亲,一边上学读书,一边为家里干活。我记得父亲曾经跟我说过,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什么都没有,管全家十个人的生活,当时他的大哥好像正在上大学,还要有额外的开支,日子过得真的不容易,如果少干一天,就有可能没有饭吃,所以大家每天都要拼命地干活,父亲的工作就是负责放牛,每天都必须要把三头牛养饱。
十年前的我,背上背着书包,手里拿着玩具,口里含着糖果,心里想着放学后如何去玩,去哪里玩。这时候的我,从没有担心过有一天会被饿死,也一直都没有想过家里的食物以及平时用来买零食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我更没有想过,父亲平进不在家里,在干些什么。我只知道每天只要等到晚上,母亲就会给我明天的零用钱。
十八岁
父亲的十八岁是一个特殊的年龄,这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好,可是凭着本班第二的成绩,却没有机会上大学,我听说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爷爷不是什么干部,所以父亲不能上大学。这个问题我一直都不敢问父亲,怕引起他的回忆。这时,他作出了另外的一个决定:当兵!他的身体素质不错,报名,体检后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应征入伍了。四年的军营生活给了他很大的磨练,也是他人生路上最大的转折点,因为以后的一活中很多很苦的工作他也会不哼一声地把它完成。
十八岁的我,正是读高二的时候,当时的我还是一个街边的小混混,不知道天高地厚,跟着一帮意气兄弟,每天晚上在一些酒吧上过日子,这的酒量也是当时练出来的。有时还争着帮兄弟出气,和别人打架。那时候我租房子在学校外面住,因为我很讨厌学校的生活以及制度。我喜欢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而且那个年龄正值草样年华,对浪漫有一种向往,拍拖也是少不了的。那个时候的我,每月的生活费一般都要五百元左右,哦!不是,是不会左只会右的。就是因为高中太有钱了,和一些兄弟花得起,玩得起,得以落到今天只得在这样的大学校园里呆。不过,能够大学已经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如果我当时不是对大学还有一点向往,可能我现在已经加入打工一族的行列了。
现在,父亲老了,我还年轻。我真的想去体验一下父亲当时的生活,体会一下没有钱花,就连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的生活是如何过的,体验一下父亲的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所以上到大学以后,我一直都在不停地提醒自己,现在的生活好过了,还得艰苦奋斗,不要忘记前老一辈同志的生活环境与条件,正如我的父亲。
这篇文章我很想让我的父亲看到,我想让他知道,他唯一的儿子懂事了,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在2006年元旦这一天,我给父亲发了一条这样的信息:“爸,这些年来你辛苦了,等我读完书后,我一定会让你安度晚年,这是一个儿子的承诺!”我不知道他看了这条信息后是怎样想的,我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固执,而且不爱表露情感。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文采只是写了一个儿子与父亲不同年代之间的比较,我也希望现代的年轻人能够多与我们的父母沟通,多想一下我们父辈以前的生活,能够多体会一下自己的父母,也许有一天你们会发觉他们过得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