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

 

当前,虽然都大力提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家庭作业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她确实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关于家庭作业尤其在学生家庭作业心理(例如:作业动机、态度、期望心理、情绪)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包括作业心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家庭作业心理。为此,笔者对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现状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

一.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对象为扶绥县东罗镇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矿务局一小、镇中心小学和客兰村小学。问卷结果分别按动机、态度、期望心理、情绪4个方面和年级男女生、优差生、学校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1          学生家庭作业心理总体分析表

作业心理项目

积极

一般

消极

有效

人数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态度

303

45.8

321

48.5

38

5.7

662

动机

376

54.3

298

43.0

19

2.7

693

期望心理

236

34.8

420

61.9

22

3.3

678

情绪

138

19.7

484

69.3

77

11.0

699

2          学生家庭作业心理差异比较

作业心理

类别

积极

一般

消极

X2

相关系数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小低(n=273

113

41.4

146

53.5

14

5.1

X2=2.81

DF=4

P=0.589

0.065

小中(n=219

77

35.2

132

60.3

10

4.6

小高(n=177

63

35.6

10.5

59.3

9

5.1

女(n=306

140

45.8

160

52.3

6

2.0

X2=22.11

DF=2  P=0.0

0.178

男(n=368

114

31.0

227

61.7

27

7.3

学业

成绩

上等(n=207

113

54.7

90

43.5

4

1.9

X2=83.73

DF=4

P=0.0

0.355

中等(n=302

108

35.7

186

61.5

8

2.7

下等(n=150

22

14.7

106

70.7

22

14.7

镇小(=208

88

42.3

111

53.4

9

4.3

X2=25.64

DF=4

P=0.0

0.191

矿小(=223

102

45.7

116

52.0

5

2.2

村小(=243

64

26.3

160

65.8

19

7.8

二.分析与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诸多特征,这里就主要几点加以讨论。

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总体状况从好到差依次是:动机水平、作业态度、期望心理、作业情绪。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动机水平绝大多数倾向于高或中等水平。例如问及“作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4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为了将来能考上大学”认为“为了应付家长、老师”的只是极少的学生。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绝大多数为积极或一般水平。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现出如下的积极的作业态度:“从开始作业到现在,一直都喜欢作业或比较喜欢作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对作业的错误“认真详细的修改”等。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指导、批改和评语等表现积极期望心理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不积极的期望心理,例如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而喜欢“老师指定题目”的仅占7%左右;当问及“希望老师采取哪种形式的批改”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指出做错的地方,由自己修改”,或“逐一批出错误,并改正或不必批改只给个分就行。”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心理总体上还是欠积极。从情绪状态表现看,学生在作业前,作业中及作业后表现心情紧张,情绪一般的学生占近70%,另外还有不少学生情绪表现差。

2.从表2中的相关系数看,学生的家庭作业心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最高,纯相关系数为r=0.355,与年级的相关最低,接近为零。这表明,在影响学生家庭作业积极性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而年级对作业积极性的影响不大。

3.从表2x2值及 p 值可以看出,优差生、男女生及城乡学生之间的家庭作业心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则差异不显著。成绩上等生的作业比中、下等生有更多的作业成功体验,作业成功的快乐,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作业的兴趣,提高积极性。而中、下等生作业遇到困难更多,少有成功喜悦,经历更多的斥责和苦闷,对作业成功的希望不大,影响作业的积极性。其次,许多老师布置作业强求一致,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常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而不顾个体学生的水平、能力、困难等的差异,这些也是造成优差生作业心理差异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女生的作业积极性普遍高于男生,这主要表现在女生比男生明显积极的作业态度和好的作业情绪上。青少年大脑神经活动兴奋性较高,男孩子比女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活动水平。因此,情绪的变化更明显强烈,女生则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情绪的稳定性比男生好。

农村类学生作业积极性比城镇、矿区类的学生差。笔者认为主要由于:首先,农村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不如矿区和乡镇的学校,教学质量偏低,学生总体水平偏低,导致农村类学校学生中、下等比例远远超过镇小和矿小,因此,农村类学校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不如镇小和矿小的学生是情理之中的。其次,父母是影响孩子作业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镇上和矿上学生的父母在文化程度、职业地位上存在差异。镇上和矿上的学生的父母更有能力和精力对子女的作业进行督促或适当辅导,而农村学生的父母则更少关心子女的作业,对子女作业困难了解更少或即使了解也无能为力。因此,无疑会使孩子形成对作业的应付心理和无助感。有碍于作业积极性的提高。

三.思考与建议

上述的调查结果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作业成功体验是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积极性的因素。因此,如果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中、下等生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中,运用客观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手段,使之得到成功的快乐,那么无疑会提高他们的作业积极性水平。其次,要改善中、下等学生的作业心理,还应该改变当前作业指导一刀切的做法,针对上、中、下等生的作业具体困难进行分层指导。

以上是笔者对东罗镇内有代表性的三所小学的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的调查分析。笔者还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