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双飞或沽或购谁能行权?
昨日深能沽以0·002元结束了为期九个月的交易行情,它的最高点是1·997元,相应地产生了最大虚拟财富值为8·74亿元,但由于是免费送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财富损失。
当然我们新参与者由于自以为是而导致我们曾经送了一部分财富给那些原始持有者。
显然在深能沽节节败退之时,其它权证们选择了极其严重的抗跌性,那就是由于时间缩短的情况下,理应创出大大的新低才对,但它们偏偏不跌。
看样子等待什么救世主是场内主力的最大奢望?
由于一支又一支权证的最终归“0”,这种奢望可能都会成为泡影,原因在于无论你有多好的交易方式,什么非10%的涨跌幅,什么当天可以任意买卖等?
但作为一个市场而言,任何产品只有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赢利,同样也只有赢利的情况下才会有人亏损?
而权证品种显然是原始持有者获得暴利的情况下,任何其它新参与者最终都会形成巨亏都是不可否认的,虽然管理层曾对宝钢购做出五六十页的调研报告而做出了多数人处于赢利的结果。
因此在其它权证未做出暴跌之前参与者可能都会面临着凶多吉少的局面,由于都是废纸,显然目前任何价位都是高不可攀的。
或许对于下一个月而言的具有比翼双飞的一沽一购的武钢权证说,炒家会宣扬它们或沽或购具有行权的可能?
但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
因为从目前在不足20个交易时段里,显然什么国际准则都无法掩盖最终归“0”的可能性?
从设计者来说,其设计是非常巧妙的,你看它的购证行权价是2·62元,而沽证行权价是2·83元,现价是2·79元,在不考虑什么波动的情况下,其购价应为2·79-2·62=0·17元;而沽价应为2·83-2·79=0·04元。
显然二者现价分别为0·4元和0·27元,溢价分别高达135%和85%。
如果考虑一个买卖行为要支付近1%的交易费用,那么其溢价应该是更高的。
这才是这一沽一购具有暴跌的可能?
从过去的宝钢、万科以及最新的深能源而言,其股价走势往往更多的是趋向于大盘行情而定,而没有出现因行权的需要那样的行情走势。
作为原始持有者而言,由于初期采用的是持续走高,显然其它人想在较低点位参与的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从而导致大部分权证应为原始持有者自炒的可能性比较大,从而导致从权证的生到死,主炒家就是原始持有者,但采用的方法应该是持续卖出,但由于要诱多,总要采用挂大单买入的行为,但那都是诱买的行为需要。
或许这可能解释为什么目前无论是沽证还是购证,由于没有暴跌,加之十月、十一月至十二月都有归“0”的权证出现,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行情不具有翻番的可能,也就是没有大的行情发生。
那么向上不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下行往往是最好地选择,这与三板的屡创新低的深大洋应该具有相同的交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