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多专家学者成为和谐社会的“啄木鸟”
文/张国举
日前著名房产开发商潘石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周榕在某建筑论坛上展开“激烈论战”。根据潘石屹的博客中的记述,周榕批判目前房地产发展商存在“与人民为敌”、“宣扬拜金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等罪状,将“最终自绝于人民”。今天,周榕与潘石屹分别向新民网就当日论战情况作出回应,同时相互驳斥对方观点。(见
且不论在这场博弈中最终谁能胜出,但在笔者看来,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周榕与著名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的激烈论战着实向我们透出了一个可喜信号:面对发生在当今社会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在专业学术领域拥有权威见解的专家教授开始替公众代言了。可以相信,随着博弈的深入,那些不公平、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将会在真理一样的斗争中隐退,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将会早日到来。
姑且不远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多少一如鲁迅、胡适等具有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但说近年来,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类似的现象在此前已经有踪可寻,比如郎咸平,2004年他针对顾雏军非法获取国有资产的“七板斧”与顾雏军展了激烈论战,历时一年多后终使顾雏军调转船头。随之,郎咸平凌厉的词锋逐渐从国企改革扩展到医疗、教育领域,每一次选择的话题都说到老百姓最关心的点上。再如邱成桐,面对近年来中国学术界造假丑闻层出不穷,许多著名学者一直呼吁治理学术腐败,他自去年8月起多次举北大为例,批评国内大学教育制度、学术环境,引起教育、学术界争议。
如今,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周榕对房地产业的批判再一次表明,面对不公平、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专家学者教授高举批判旗帜,不仅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与精神,更体现了他们为弱者代言、为公众说话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相映的是,据有关机构刚刚公布一的项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教授的信任度名列首位。显而知易,公众之所以对教授寄予了高度的信任,就是因为在面对不公平、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时,专家教授敢于说真话,敢于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揭露或鞭挞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尤其是教育、医院、住房、垄断行业、商业回扣等丑恶实质。专家学者教授的批判不仅令公众拍手称快,更促进了不公平、不和谐现象的扭转。可以说,专家学者教授的批判对社会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
在我看来,勇于与不公平、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作斗争的专家学者教授更像是“啄木鸟”,哪棵树上有生了虫,都应该啄向哪里,消灭了虫子就保全了树木的健康。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也是这样,专家学者教授应该像啄木鸟一样多出力、多献计、多批判。但愿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教授成为和谐社会的“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