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足疗”:谴责色情莫要嫁过足疗


                    “咸阳足疗”:谴责色情莫要嫁过足疗

                            发展的焦虑与道德的偏见

                            足疗不该承担色情的罪名

                                  /张国举

    上世纪的咸阳被称为“纺织城”,是西部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但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在2002年有6.6万下岗失业人员”。为了缓解庞大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瓶颈,市委书记张立勇想到了把足疗做成阳光产业。为此,无论大会小会,只要有人说“洗脚”,他就纠正为足疗他自称“足疗形象代言人”,对媒体大力宣传:“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足疗。”他不仅号召“副处长以上的干部带上夫人,礼拜天去享受足疗”,还把党委、政府接待中央级、省部级领导的地点设在足疗店。(见1116《南方周末》)

    消息甫出,网络立即哗然,嘲笑、讽刺、谴责纷纷投向这位推行阳光足疗的市委书记张立勇。对此,笔者以为,咸阳市市委书记张立勇力推足疗为支柱产业甚至成为咸阳市的明片,固然折射出了其发展的焦虑,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对足疗行业大加谴责便折射了道德的偏见。

    先说发展的焦虑。面对“纺织城”的没落与大批的下岗失业人员,咸阳市该何去何从?这显然是摆在张立勇面前的一个困惑。但是困惑归困惑,做决策毕竟不是儿戏,理应有一个起码的清醒认识,比如说究竟应该选择什么行业作为支柱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然而,张立勇却固执地选择了这个生产总值和电子、纺织等其他支柱产业相比少得可怜的足疗行业。对此,人们显然要问:难道要让足疗撑起起咸阳的经济天空吗?经济发展不上去谁有钱去享受足疗?尤其荒唐的是,张立勇不仅要让公务员来享受足疗(不知是不是利用公款),还竟然将党委、政府接待中央级、省部级领导的地点设在足疗店!且不说这是助长腐败之风,单就其力推足疗为支柱产业而言,显然也是一种发展焦虑下的荒唐决策。

    再说道德的偏见。尽管在发展的焦虑下,成为咸阳支柱产业的是足疗而非其它行业,但这又如何?我们何须对此大加质疑?难道足疗不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吗?显然,人们对足疗是持有道德偏见的,以为足疗是见不得阳光的、暧昧的甚至含有色情性质的,但是偏见归偏见,足疗行业并不等同于色情,它出卖的是劳动服务而非色情,即使有足疗按摩师在足疗服务中出卖色情,也是只关色情无关足疗的,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谴责的是色情而非足疗,岂能将对色情的罪恶错误地转嫁过于具有劳动尊严的足疗?足疗原本就不该承担色情的罪名!

    总之,足疗归足疗,色情归色情,二者不能等同,如果因为色情常常依傍足疗就对足疗大加谴责,就是一种道德的偏见,就是对足疗劳动尊严的暴力伤害。对于足疗,我们应该给予客观的评判。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6/1116/10/301SPE3M0001124J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