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讲话,黄博士就发笑,因为他是仙。人是这样的,老百姓是一维的,说我买不到房子,开发商也是一维的,我怎么把房子卖出去,而政府又要关心社会稳定,又要考虑资源问题,还要考虑经济发展,考虑得比较多。我们考虑不了那么多,在现在的周期下,我们该怎么发展?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武汉的例子。我去过武汉,70年代武汉的那些公房为武汉的很多人提供了很多的房子。你看不到当时武汉动迁的破烂不堪的房子,应该是工厂建的公房。你觉得那么美的一个大泽之国,千泽之国,怎么变成了一个像动迁居民区的地方,觉得很可惜。
我们为大家提供房子肯定不是只是在今天,但是我是拥护宏观调控的。如果说我们全部都是70平方米、90平方米的小房型,我当年去武汉的时候,我说武汉就麻烦了,你让人家再买房子,人家已经有房子了,你要不再造新房子,武汉就很难再好看了。这样的话,我就觉得我们让更多的人住好房子,应该说我们从现在开始,到后面几代人都能有越来越好的房子去住,这是我个人认为应该确立的课题。
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很多人住不起房子。住不起房子有很多的原因,我个人的看法是,首先,发展商是不是赚了暴利?应该说以前是赚了厚利,可能相当于我们这些做咨询行业、做服务业的也跟着赚了一些利润,这是一个概念,所以说发展商一点儿利润都没赚到,或者说赚的很微薄的利润,老百姓肯定不相信,我们自己也不好意思说。
第二个观点,这个利润是不是全到发展商那里呢?我觉得反命题可能不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了。首先,我认为我们的的税制当中土地税制是属于地税的,各级政府的土地不断地攀高。比如上海这个季度降了两三个点,这是前面的表率。前段时间拍地,有一个企业举牌60亿,这样的话,怎么算这个楼盘的价格也要到1万块钱,你说他应该卖多少钱?然后让他倒贴着卖5000块钱吗?这就很难控制房价了。我觉得要是真调控的话,中央应该把地税收到国税去,这一块别多收,房价自然就降下来了。当然,这可能不符合经济规律,但我觉得应该相对经济困难的人去做他们的东西,然后针对富有的人去做他们的东西,只是处于现在这个阶段,前面做的东西可能都是给有钱人做的东西,所以紧急需要一个做小房型、限制比例,控制房价。显然小控制要由市场经济去发展,我记得去年也是参加住交会,是一边红火,大家都说好。而现在大家都不喊这个事了,不能因为当时说好下面就一定好,也不能因为现在一时差下面就一定差,我认为可能解决房价的问题,有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有长久之计。
第三个看法是,我们怎么样让更多的人住好房子?我觉得这里可能有一个悖论的情况。一个情况是看来将是更少的发展商做房子了。因为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最起码在前几年还是接近于全民运动,接近于各个行业都要介入的行业,这样就失去了正常行业的边界和它的约束性,成了所有的投资对象。当然,这个行业自然就泡沫了。
而现在我们要给所有的人,包括其中经济相对困难的或者农村的或者城乡结合部的人都住上好房子的时候,可能相对这个行业收缩了,因为它利润低了,也像大家当初都做洗衣机、电视机一样,现在只有少数人来做这个东西,也就是说更多的企业做这个东西,他能承担更多的利润率。
另外,在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更合适的方式是有专门给相对来说经济落后一点,或者说收入比较拮据的人做的房子,也有正常的为富人做的房子,这样的结构可能对市场的形成也相对好一些。